交出让百姓满意的“答卷” ,“国考”尖子生第一医院领跑

发布日期:2021-04-06     点击数:

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
绩效考核结果

重磅出炉!!!



3 月 30 日,国家卫健委公布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 绩效考核成绩。在全国2413家三级公立医院(综合医院 1306 家)同时参加的“国考”中,仅有 10%的参评医院跻身A+,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国家监测指标排名全国综合性医院第57 名,较去年首次“国考”排名前进了33 名,以全市第一的高分成绩再次进入A+序列,位列2%- 3%国家前头方阵,继续领跑。


据悉,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被誉为全国公立医院 “高考”,是国家深化医改、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检验区域医疗综合能力和水平的“金标准”“指挥棒” 和“风向标”,是最权威、最综合的榜单,能充分彰显各家医院的“硬核实力”。


这份亮眼的“国考”成绩单,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十三五”期间高质量发展丰硕成果的缩影。近年来,该院积极践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领导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力打造省内领先的国家区域医学中心,各项工作均取得重大进展,为厦门建设高水平健康之城作出重要贡献。


“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一张最官方、最权威、最综合的‘全国卷’。此次“国考”,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这是全院上下勠力同心取得的成果,是对医院不断走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道路的肯定。”

第一医院院长王占祥教授:“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 建党100周年,厦门大学100年华诞,我们将再接再厉,用好绩 效考核“风向标”以患者为中心,持续走精细化高质量发展道路,加快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省内领先、国内一流水平的医院,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


关键词一 硬实力

提升质量 15个指标获得满分


此次考核有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四个维度 26 项监测指标,对全国 2413家三级公立医院进行了考核,考核结果分为A++、A+、A、 B++、B+、B、C++、C+、C等9个等级,为引导公立医院发展提供了“航标”。


26 项国家监测指标中,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DDDs)等15个指标获得满分,起到了标杆作用。


据悉,第一医院“国考”成绩单出色,全面质量管理发挥了 重要作用。每年,第一医院不断对标国内外一流医院,找差距、补短板,平均开展近100个质量 持续改进项目,“以患者为中心,质量持续改进”、“1+2+N”信息化建设管理等先进管理模式成为业内公认的医院管理典范与标杆。


医院还在运行效率、合理控费等下功夫,通过智慧医疗提升服务能力,从而提升患者和职工满意度,推动医院持续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二 强担当

勇扛使命 矢志打赢防疫阻击战


厦大附属第一医院不仅在 “国考”等大考中屡屡斩获全市 第一,在勇担使命承担重大保障任务时,也每每冲在第一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作为省级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第一医院的管理水平、救治能力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以最快速度、最强担当、最高使命感,坚守抗疫一线,打出一场漂亮的防疫阻击战,实现了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阶段性“双清零”、医务人员“零感染”、危重症患者100%治愈、无死亡病例。因其表现突出,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 在此之前,抗击非典、应对莫兰蒂台风、保障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

▪ 每一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承担重大医疗保障任务,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都冲锋在前,在一场场硬仗的洗礼中,磨砺提升,每次出色完成任务,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筑起坚强防线。










关键词三 健康扶贫


对口帮扶 助力甘肃临夏首创三甲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根本在于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建立。基本医疗正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一环。


厦大附属第一医院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卫健委号召,踊跃投身于支医扶贫。王占祥院长先后多次带领团队到西部开展对口帮扶活动,医院派出一批又一批“一院人”,走过一段又一段健康扶贫攻坚路,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初心,彰显大爱。


2020年12月7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口支援的临夏州人民医院正式通过“三甲”,成为临夏州首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从此,作为“贫中之贫、 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致力于将医疗服务辐射三省五区500万人口的临夏州,终于有了一家三甲医院。


临夏州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丁援曾感慨地说,“医院成功创建‘三甲’,这个军功章有我们的一半,也有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半。”


关键词四 强学科

勇立潮头 加快打造“学科高地”


第一医院在“国考”中勇夺佳绩,与其过硬的学科综合实力密不可分。近年来,医院不断推进医学品牌学科建设,加大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临床诊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一医院目前拥有儿科、临床护理2个国家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专业、内分泌专业、免疫学专业、血液内科专业、神经外科专业、胸外科专业、泌尿外科专业、儿 科、耳鼻咽喉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包括肿瘤放疗科、肿瘤内科、 胃肠外二科、胃肠外三科、核医学科、肿瘤实验室等肿瘤医院相关学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病理科等 15 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去年,代表中国医学科研创新能力最高水平的“2019年度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在北京发布,第一医院综合排名全省第二、全市第一;31个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及部分三级学科中,第一医院共有9个学科入围全国百强、学科进榜数位居全省前三、全市第一;其中内分泌学与代谢病学、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学已连续7年上榜,且全省排名第一,成为百强榜“常青树”;血液科、脑科中心、泌尿外科、重症医学和妇产科等5个专科厚积薄发,为百强榜上注入新生力量。

2020年,第一医院再次冲入顶级医院百强榜,为厦门唯一上榜医院。这也是该院连续三年进入中国顶级医院百强榜。




关键词五 多学科联合

交叉融合 精准诊疗化解疑难危重


第一医院以精准诊断和治疗为发展方向,积极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实行多学科交叉融合、多手段精准治疗服务新模式,形成了1+ 1>2的临床服务成效。


先后成立肺癌和胃肠道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中心肺结节多学科联合诊疗中心肝癌多学科诊疗中心淋巴瘤多学科诊疗中心等,为疑难重症患者搭建起精准 化诊疗的救治平台,诊疗水平达到“精细管 理”新高度,医疗质量再上新台阶。



2013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就率先开展多学科会诊。



  2016年3月成立肺癌和胃肠道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



2017年9月成立肺结节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提升肺癌早诊早治率。自启动肺小结节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来,上千名患者受益,判定需手术的患者,手术后病理结果肺癌阳性率达90%以上。



2018年,国家卫健委批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是我省开展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指定推荐医院。



2019年10月17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癌多学科诊疗团队(MDT)成立,以患者为中心、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多学科联合协作为肝癌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2021年3月23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淋巴瘤多学科诊疗中心正式成立,集合血液科、病理科、影像科、放射治疗科、相关内外科等多个学科优势,定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推动淋巴瘤多学科规范化诊疗发展,为淋巴瘤患者提供更全面、更规范、更精准的诊疗服务。


为疑难重症患者搭建起精准化诊疗的救治平台,使得第一医医院诊疗水平达到“精细管理”新高度,医疗质量再上新台阶,成为百姓健康的坚实保障。


关键词六 信息化

先试先行 互联网医院让群众少跑路


医疗信息化是加快实施健康厦门行动的重要引擎。第一医院作为区域性龙头医院,勇当全省“互联网+医疗”的探路者,摸索出一条“打造全数据互联互通医疗体系”“让患者就医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的互联网医疗之路,为市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


早在2016年4月,第一医院就在福建率先启动互联网医院模式,优先开通了糖尿病、高血压、肿瘤、儿童哮喘4个病种的线上复诊随诊,后续陆续扩展到多个专科病种。2019年4月29日,福建省卫健委正式启动首批互联网医院,第一医院成为福建首批互联网医院试点单位之一,也是厦门唯一试点“线上复诊、药品配送”一体化服务的互联网医院。厦门市民通过手机就能完成在线复诊、送药上门或附近药店快速取药。


王占祥院长表示,这几年,第一医院基于信息化技术,在智慧医院建设上着力于智慧管理、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包括人财物智慧化;智慧医疗主要是医技护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智慧服务主要从患者出发,让患者更方便、更好地看病。


以智慧医疗为例,第一医院打造以病人为中心的集成门户,形成无纸化、结构化电子病历,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减少医疗差错。同时,通过结构化电子病历中的庞大信息形成全院级的医技诊疗数据中心,关联历次检查数据,方便及时、有效、双向查询和调阅,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指南与临床知识库,形成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并根据诊前、诊中、诊后不同环节,满足不同需求。

智慧医疗成就一览

第一医院智慧医院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全国首家智慧医院HIC7级的医院。

“2019中国智慧医院HIC100强排行榜” 挺进了中国智慧医院HIC100前十强,位居第6。

2019年6月20日,医院在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中通过五级评审;在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评测中被评定五级乙等,为医院中的最高等级;

为福建省唯一一家同时通过电子病历五级及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五级乙等的医院。



关键词七 日间化

高效便捷 日间手术24小时出院


在此次“国考”中,医疗服务质量是重要的衡量指标。近年来,第一医院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以后勤服务为突破,推进实现急慢分治,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2020年,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通报表扬2018-2020 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的通知》,第一医院一举揽获“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示范科室”、“改善医疗服务突出贡献工作者”三项国家级荣誉。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全市日间手术先行者。


◆ 早在2014年,该院就着手开展日间手术服务;

◆ 2019年6月推进“集中式手术、集中式管理”日间手术管理模式,构建了独立的日间手术中心;

◆ 2021年3月18日,日间病房启用后,日间手术中心形成完整架构,包括日间手术室、日间病房及配套的综合服务功能区



日间手术中心开展7年,日均手术50台,近期更是攀升到每日百台,目前十几个学科上百个 病种的手术可在日间手术中心完成,包括部分复 杂高难度手术。仅去年就有1万多人次通过日间 手术中心完成了手术,病人从入院、手术到出院, 整个流程不超过24小时。



关键词八 筑巢引凤

深耕厚植 构建高端人才体系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长期以来,第一医院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支持下,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构建高端人才队伍体系,为医院发展提供永续活力。


2018年,第一医院设立院士工作站及名医工作室,包括放射治疗科于金明院士及其团队、泌尿外科叶章群教授及其团队、呼吸内科徐凯峰教授及其团队等,通过专科特色技术支持、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等多位一体的合作、全面提升学科专业人才素质和科室临床、科研能力。


第一医院通过“人才柔性引进”,吸纳了一批在国内顶尖的集临床医疗和科研为一体的高水平人才担任特聘主任,先后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李华伟教授、复旦大学内镜诊疗研究所所长姚礼庆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韩明哲教授等国内知名机构的顶级专家签订“双主任制”学科共建特聘主任协议。


医院还积极引进领军人才,近三年获评厦门市拔尖人才3人、海纳百川特殊支持计划4人、本土领军人才3人,该类高层次人才称号数量位居全市卫生系统第一名。


同时,注重中青年骨干培养,送一批年轻骨干到国内外一流医疗机构学习。近三年选派进修人员境外32人、境内180人,数量位居全市卫生系统第一名。


同时,该院近三年高水平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数量位居全市卫生系统第一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一流医学人才,第一医院不仅临床水平取得显著提升,科研创新上也结出了累累硕果。
01

2016年以来,我院国科金获得数量创下厦门卫生系统年度国科金立项最高纪录,国科金立项数连续四年居全市卫生系统之冠。
02

2019年“抗肿瘤新药临床评价技术示范性平台”成功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立项,是福建省医疗机构首次获得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实现了零的突破,是医院科研工作一次质的飞跃。
03

2020年全国GCP机构药物临床试验量值排行榜位列54名,福建省内排名第一。
04

厦门生物等效性(BE)/I期临床试验平台BE项目进展顺利,获批国内独家首仿的仿制药共5项,为福建省仅有一家获批首仿药的机构。


在新的起点上

84岁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继续走精细化管理
砥砺前行

以一流的临床条件

一流的科研设施

一流的人才梯队

持续创新改革

推动医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让第一医院成为大家心目中永远的“第一”


上一条: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续四年跻身顶级医院百强榜

下一条:厦门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临时党委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