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骨质疏松缠上老年朋友

发布日期:2014-09-11     点击数:

第一医院新成立代谢性骨病专业组

专家提醒骨质疏松需早预防早检测早治疗

俗话说人老骨头脆,人到老年摔个跤就骨折,甚至打个喷嚏也会骨折。为什么老人骨头会变得如此不堪一击?原来这一切罪魅祸首是骨质疏松症。

据了解,骨质疏松症是人类的重要健康问题,也是内分泌代谢最重要的疾病之一。骨质疏松是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的常见病,却也是一种容易被大家忽视的疾病。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常常困扰着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更大,如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生活常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明显下降,导致病残率和死亡率的增加,死于各种合并症者达20%,而存活者中约50%致残。

为此,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成立了代谢性骨病专业组,为骨质疏松患者提供专业的预防、教育与诊疗相配套的全面服务。

[案例]五旬老太屡“触霉头”原是骨质疏松作祟

张阿姨56岁,刚刚退休,正准备好好享受“夕阳红”的幸福生活。可最近总觉得腰酸背痛,偶有腿抽筋。家人也发现其好像“缩水”了,身高不知不觉变矮,背也微微开始驼了。由于要带孙子,又要照顾子女和老伴,张阿姨也没去医院看病。有一天出去买菜时,张阿姨不小心滑了一跤,手掌撑地,胳膊骨折了。去医院打了个石膏,发现没大碍,就回家了。谁料到没过几天张阿姨在卫生间不小心再次滑到,一下子站不起来了!就诊于第一医院骨科,医生说是股骨颈骨折,需要手术,还有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可能留下后遗症……

张阿姨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怎么频频“触霉头”短期内连续两次骨折呢?住院期间骨科医生还请了内分泌糖尿病科代谢性骨病专业组医生协助治疗。内分泌医生仔细询问了张阿姨的病史,并告诉她:不是“触霉头”,而是触到了“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地带。张阿姨存在7大危险因素导致了严重骨质疏松的发生:①绝经年龄早:38岁。②母亲有股骨颈骨折史。③体型消瘦。④不喜欢户外活动。⑤平常饮食很少喝牛奶,且以素食为主。⑥身高变矮等,未予关注,未进行积极干预治疗。⑦家居坏境有发生跌倒的危险隐患。张阿姨在医生指导下开始了正规的治疗。

[案例]38岁男子骨质疏松祸起甲状旁腺瘤

王先生,38岁,经商。两年前出现腰部疼痛,尤其弯腰后直起时明显,伴全身乏力,考虑可能因工作压力大引起,未予关注。1年前出现双腿无力,活动后明显,逐渐加重,出现上下楼及行走困难,于当地医院诊治,考虑“骨质疏松症”,给予治疗,但效果欠佳。半年来先后因“肾绞痛”,及“腹痛,反酸水”,于当地医院诊断“肾结石”和“胃溃疡”。最近他恶心、呕吐,就诊于第一医院急诊科,查血显示:血钙3.85mmol/L(正常值:2.25~2.75mmol/l),急诊医生告知王先生及家人:因血钙过高,心脏随时都有可能停跳,危及王先生的生命。急诊医生立即请了内分泌糖尿病科医生会诊,并将患者转至该科病房,进行积极抢救治疗,王先生的血钙降至了安全水平。进一步的检查发现原来王先生的甲状旁腺长了一个肿瘤,分泌大量的甲状旁腺激素,导致以上骨质疏松症等一系列的变化。经外科手术治疗,王先生病情得到完全恢复。

“骨质疏松可由多种病因所致。在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之前,一定要重视排除其他影响骨代谢的疾病,以免发生漏诊或误诊。如王先生因骨痛被误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差一点危及生命。”

据介绍,影响骨代谢的有内分泌疾病(性腺、肾上腺、甲状旁腺及甲状腺疾病等),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疾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影响骨代谢药物,以及各种先天和获得性骨代谢异常疾病等。

[专家说法]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可防、可治的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骨质疏松症表现为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是脊椎、髋部和前臂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很大,导致病残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如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死于各种合并症者达20%,而存活者中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明显下降。而且,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和护理,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费用高昂,造成沉重的家庭、社会和经济负担。

”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值得强调的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可防、可治的。尽早预防可以避免骨质疏松及其骨折。即使发生过骨折,只要采用适当合理的治疗仍可有效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石秀林博士表示。

因此,老年人有低体重、性腺功能低下、吸烟、过度饮酒、饮过多咖啡、体力活动缺乏、制动、饮食中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等危险因素时,应到内分泌科门诊进行相关骨质疏松的风险评估及骨折的风险预测,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第一医院成立代谢性骨病学组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新成立的代谢性骨病学组,对代谢性骨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进行了研究。学组带头人为石秀林博士。代谢性骨病主要包括各种涉及钙磷代谢异常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旁腺疾病、以及各种遗传性骨病如低血磷性佝偻病、成骨不全症等。其中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建立了成熟的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筛查、风险评估及诊断体系,与骨科、核医学科等相关科室密切合作,建立了稳定的骨密度、骨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平台,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的骨质疏松综合治疗。在科研方面,致力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正在进行厦门地区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以建立本地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数据库,为进一步的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在基础研究中,发现新型的microRNA在成骨细胞分化中的重要调控作用,明确microRNA在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地位。发表论文十余篇。

学组带头人简介

石秀林,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福建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秘书、厦门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秘书。从事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15年。2006年于中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工作至今。在临床方面:对代谢性骨病的诊治,如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症,以及影响骨代谢的相关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库兴综合征、性腺功能减退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内分泌疾病与骨代谢的相关研究,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交流。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第一医院代谢性骨病专科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

上一条:第一医院成立垂体肾上腺性腺学组

下一条:首个一站式糖尿病门诊开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