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疫情偷走的三年》

发布日期:2023-03-29     点击数:

“青春那么短,疫情就占了三年”最近这句话火爆全网,那一个护士的三年是什么样子的呢?

2018年 7月,炎夏。告别校园生活,穿上白大褂开始了我的护理生涯。幻想过给患者打针输液的画面,幻想过参与抢救的画面,也幻想过与死神斗争的画面,却从没想过我的护理人生多了“核酸采样”四个字,更没想到这短短四个字竟贯穿了我的三年护理之路。

2019年12月,寒冬。一个陌生的名词“新型冠状病毒”第一次出现。生活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整个世界陷入了一场未知的恐慌之中,病毒肆虐生长,人们把脸藏在口罩后,把身体藏在屋子里。“非必要不外出”是全国人民贯彻的方针,除了我们,除了身执白甲的我们。医院紧急召集队伍,我的同事们身背防护物资,踏上了武汉之路。她们在前线战斗,替国家保护武汉,我们便替她们守护美丽厦门。学习新冠肺炎知识、参与防护服穿脱培训、进行新冠演练、参与核酸检测、守好医院的每一扇门、查看核酸阴影报告……

2021年9月,初秋。听到一声声呼唤——“厦门需要支援,同安需要支援!”眼前场景仿佛回到2020的除夕夜,窗外烟花一片烂漫,新闻上却是一大片的“武汉请求支援”。而这次,轮到我们了。疫情弥漫在厦门的空气中,空无人烟的街道上只剩我们的脚步声,慌乱却也坚定。

9月24号中午,一群白衣天使正各自忙碌着,有的在病房负责患者的治疗工作,有的在家里照顾年幼的孩子,有的正在准备午饭。而一通“12:30准时集合”的电话,把我们四十个人集合在一起。来不及吃饭,来不及同家里人告别,准时集合完毕,车辆直接驶入同安区新民镇。新民镇,就是那个疫情爆发的重灾地,就是那个被封控着,来了就不能轻易离开的地方。

四十个人组成的厦大附一核酸采样突击队,没有说过一声“不”,便开始变身“大白”穿梭在新民镇的大街小巷里。第一关——核酸采样。新星小学采样点,十六个台数,在队长紧凑有序的指挥下,下午六点,等待采核酸的长队伍就被清空。得到了市民的称赞,感慨真是第一医院的速度。第二关——入户采样。穿上可爱的大白衣服,便化身勇敢的采样战士。我们走在乌涂村里的泥土路上,爬上一层一层的居民楼,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采样,给居家隔离的人群采样。第三关——隔离酒店抽血。在波特曼大酒店隔离点,遇到大多数的小孩,面对着模糊不清又细的血管,两三个大白一起配合。一个负责固定,一个负责血清采样,一个负责配合,把任务都圆满完成。在同安职校采样点,隔离宿舍走廊没有灯光,闷热让防护面屏都模糊不清了,只能借助手电筒微弱的光来寻找血管,即使如此,也在早上十点完成了采样血清任务。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攻克不了的难关。四十个人的力量集合在在一起,一起战斗,一起变强。湿透的防护服、布满压痕的脸庞、脱下手套那满是褶皱的双手、躺在地板睡着的身影......这些现在回想起来略带心酸的画面,在看到新增确诊人数清零的时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同安的那些日子,治愈这座城市的同时也被市民治愈着。我记得那个牙齿都掉光的老爷爷对我说“谢谢” ,记得那个小男孩在采样完不哭不闹的对我竖起大拇指,记得我在烈日下进行核酸采集时,有个志愿者拿着大冰块在我后背来回搓,给我降温……

2022年的3月,春天。我仍然每日穿着防护服,在儿科发热门诊继续变身“大白”与新冠病毒战斗着。我心里也害怕和病毒离得这样近,也因为不被着急就诊的患者理解而委屈,但那又如何呢。我是这场抗疫战的士兵,我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额头浸着汗水,背上扛着责任,抗疫之路的最后,我会是场战争的胜利者。在这涌动的春光里,相信花开疫散,人间皆安。

这是我的春夏秋冬,我的被疫情偷走的三年,也是一段关于“没有生而英勇,而是选择无畏”的故事。

上一条:“莺歌海”之爱

下一条:护士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