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心导管介入封堵术

发布日期:2022-07-15     点击数:

房间隔缺损心导管介入封堵术------儿科重症监护室 陈国兵 苏潘琛

病例

简要病史:患儿,女,4岁4月,缘于入院3年前因咳嗽、气喘于东莞市某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发现房间隔缺损,未予特殊治疗。平素易感冒、肺炎,约1次/月,咳剧后易气喘。于东莞市某医院复查心脏彩超(2019.06.30: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肺动脉瓣狭窄(轻度)。患儿年龄、体重小,房间隔缺损大,达1.05cm,且边缘条件差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如果开胸手术,损伤大、并发症多,家属不同意。遂就诊我科苏潘琛副主任门诊,经详细评估患儿临床情况及心脏彩超、胸片等,决定行经皮穿刺心导管介入封堵术。

图1:胸片提示肺血多,心脏影增大,右下肺动脉增粗。

图2:心脏彩超示房间隔缺损大动脉短轴10.5mm,右房、右室增大,肺动脉瓣流速增快。

临床诊断与治疗存在的困境和挑战:①患儿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瓣狭窄,瓣膜发育情况如何,是否同时处理?②在肺动脉瓣发育情况不清楚,临床外科医师不愿意贸然进行瓣膜手术。③外科开胸手术创伤过大,所需费用高,手术需体外循环,术后恢复时间长,患儿家属不愿意接受。④患儿房间隔缺损周边上腔静脉、主动脉端边缘短,封堵技术要求高,术后可能出现移位,术中、术后如何应对?

临床创新点:

1、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历经40余年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陆续开展的肺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等先天性心脏病亚型的介入治疗,已成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2、介入治疗先心病相较于心外科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风险低、穿刺伤口愈合快、费用经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图3:苏潘琛副主任股静脉穿刺、置入短鞘管。

图4:操纵导丝、导管,更换长鞘,输送、释放封堵伞,确认封堵伞位置良好,释放封堵伞。

图5:术后当天恢复良好。

下一条:儿科呼吸科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道狭窄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