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I-PCR+毛细管电泳技术

发布日期:2021-09-08     点击数:

微卫星位点广泛存在于人类基因组中,微卫星不稳定(MSI)具有肿瘤特异性,肿瘤细胞会因DNA错配修复功能的缺失导致微卫星不稳定。微卫星不稳定(MSI)是一个有近30年历史的肿瘤标志物,可以用于辅助林奇综合征诊断,是结直肠癌、胃癌的预后因子和术后5-FU化疗疗效的预测因子。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帕博利珠单抗跨瘤种获批治疗MSI-H或者dMMR肿瘤后,微卫星不稳定(MSI)作为各个实体瘤预后和制定辅助治疗方案的重要分子标志物越来越受到关注。MSI-H型肿瘤每年新发病例可达30万,这意味着每年会有大量的MSI-H肿瘤患者可在免疫治疗中获益,因此,准确诊断患者的MMR/MSI状态十分关键。

1、目前检测MMR/MSI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PCR+毛细管电泳法和二代测序法。其中PCR+毛细管电泳法是当前业界公认的金标准方法。IHC和PCR+毛细管电泳法在临床使用较为广泛,且一致性较高,但只使用IHC一种检测手段有较大几率造成MMR/MSI状态的误诊。因此,开展MSI-PCR+毛细管电泳法十分必要,临床医师及患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检测需求,选择最佳的MSI检测方式。

2、MSI-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位点的选择非常重要,目前国内《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20版)推荐的唯一检测panal则是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NCI)公布的“2B3D”NCI Panel:包含BAT-25,BAT-26,D5S346,D17S250,D2S123。国内多中心研究提示“2B3D”Panel在中国人群中敏感性高于单核苷酸的Panel。

3、本科室开展的MSI-PCR+毛细管电泳法通过多重荧光PCR技术扩增同一患者的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微卫星等位基因,借助毛细管电压仪分析扩增后的基因图谱,判断肿瘤组织的微卫星状态。扩增的六个微卫星位点包括两个单核苷酸重复单元位点(BAT-25,BAT-26)、三个双核苷酸重复单元位点(D5S346,D17S250,D2S123)以及一个五核苷酸重复单元的内参位点(Penta C)。根据微卫星位点不稳定的数量分为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MSI-H)、微卫星位点不稳定型(MSI-L)和微卫星稳定型(MSS)三种微卫星状态。此方法在准确性,位点标准化,检测结果不存在异质性等方面具有极大优势。

微卫星不稳定(MSI)在指导实体瘤的免疫治疗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准确的检测MMR/MSI状态至关重要,建议联合PCR+毛细管电泳法和IHC法以获得准确可靠的MMR/MSI检测结果,使得更多肿瘤患者获益。

下一条:肺九联-PCR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