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致辞
时光呼啸,2022年如约而至,我们正在建院八十五周年积累的基业再出发,心是笃定的。
回望这八十五年,我们感恩于一代又一代一院人用生命力谱写的动人乐章。
我们从不畏惧挑战,打赢一场场生命保卫战。1972年,先后战胜了休克关、攻下了反复多次高烧40多度的败血症高峰、前后进行了16次手术,最终成功抢救了一烧伤面积达87.5%,(其中三度64%)特重烧伤患者;2013年,全力抢救BRT爆炸事件伤员,危重伤员未出现一例死亡病例,抢救成功率100%;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我们以最快速度、最强担当、最高使命感,坚守抗疫一线,打出一场场漂亮的防疫阻击战,实现了本土患者零死亡,危重症患者100%治愈的阶段性胜利,守护了一方安宁……这,就是一院的力度。
我们始终心系患者,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1972年内科许妙珍、苏丽卿、廖素惠、范丽珠为了学好基本功,她们互相在自己身上练打针;外科郑秀木医生每次胸腔手术后,他都不分昼夜守护在病人身旁;2019年1月,急诊部和重症医学部进行了一场堪称“生命奇迹”的生死营救……
今昔厦一
数读厦一
栉风沐雨,八十五载守护健康。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办于1937年8月,前身是爱国华侨胡文虎先生捐资成立的“福建省立医院”。从50张床位、87人起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至今医院步履坚实地走过了80余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康复为一体的闽西南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
2500+
总开放床位2500+个
-
59393.6
总占地面积59393.6平方米
-
301097
总建筑面积301097平方米
-
7
分院7个
-
1
互联网医院1个
-
2
护理院2个
-
6
托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
-
300W+
2021年门急诊人次300W+人次
-
14W+
2021年出院人次14W+人次
-
4W+
2021年手术台数4W+台
-
56
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国排名第56名
-
85
2021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第85位
-
6
2020中国智慧医院HIC100强排行榜第6名
-
46
2022年全国GCP机构药物临床试验量值排行榜第46名
-
4000+
在职职工4000+名
-
313
博士学历313名
-
8
中国医师奖获奖人数8名
-
22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2名
-
1
院士工作站1个
-
10
委聘双主任10名
-
5
名医工作室5个
-
1
客座教授/研究员1名
-
1
名老中医1名
-
3
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
-
3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3个
-
3
福建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
-
22
福建省级临床(含中医)重点专科22个
-
3
厦门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
-
4
厦门市医学中心4个
-
2
厦门市级研究所2个
-
2
厦门市拔尖专科2个
-
5
厦门市医学领先学科5个
-
8
厦门市重点专科8个
-
3
厦门市医学优势亚专科3个
-
10
厦门市医学规划重点专科10个
-
7
厦门市专病防治中心7个
-
16
厦门市质量控制中心清单16个
-
6
福建省科研平台6个
-
21
市级科研平台21个
-
6
厦门大学院级科研平台6个
-
1139
国家、省、市级课题1139项
-
1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3项
-
200+
2021年SCI论文数200+篇
-
38.104
SCI论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51.598
-
55
已培养出站博士后55名
-
25
在站博士后25名
-
1000+
在院学生1000+名
-
25
临床教研室25个
-
965
临床教师965名
-
19
博士生导师19名
-
201
硕士生导师201名
-
90
教授 90名
-
114
副教授114名
-
20
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个
-
1
普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个
数据截止时间:2022年11月
名医荟萃
厦一大事记
1937年5月1日,“福建省立医院”在福州吉祥山正式成立,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前身。
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8月内迁沙县、1939年6月再迁南平,改称福建省立第一医院,图为我院南平旧址。
1946年,从南平迁至厦门,图为当时院址:厦禾路新世界;1947年1月25日改名为“福建省立厦门医院”。
1953年,医院从原厦禾路迁入现址上古街10号。(左起:门诊、病房楼,手术室,营养、职工食堂)
1953年-1954年,我院党员在抗美援朝前线。
1946年,省立医院由南平整体迁至厦门,与厦门市立医院合并,定名为福建省立厦门医院,此照片为1956年迁厦门十周年纪念摄于清和别墅花园。
1958年12月,医院首次使用低温麻醉,成功为一例突眼性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实施手术。
1960年初成立肿瘤科,并开始应用陈嘉庚先生捐赠的深部X光机进行放射治疗。
1962年10月8日,改名为“厦门市第一医院”。
1967年,支援老区巡回医疗队的医护人员艰苦朴素的生活写照(龙岩永定蜂市)。
1972年,外科烧伤抢救小组首次采用异种皮覆盖创面的方法成功抢救13位特重烧伤患者,此项技术获得1978年省政府科技成果奖。
1976年,郑秀木医生成功实施闽南地区首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分离术。
1971年12月7日,中国与塞内加尔首次建交。1979年7月,黄见亭、蔡尤墨、苏志冲、尤秀良、欧阳显镇参加福建省第三批援助塞内加尔医疗队,获得塞内加尔骑士勋章。
1983年成功开展体外循环心脏二尖瓣膜置换术,在当时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984年,第一医院首次开展隐睾松解术(左二 王志宏 右二 周中泉)。
1985年,建造外宾和干部病房。
1986年,护士节厦门市护龄三十周年纪念。
1987年6月,厦门市第一医院放射科率先在闽西南开展介入。
1975年1月6日,中国与博茨瓦纳正式建交。第一医院也开始援助博茨瓦纳。图为1987年,吴永安(左二)参加省卫生厅第四批援助博茨瓦纳医疗队。
1987年5月16日,美国国际交流协会来院参观。
1988年5月,美国克拉克学者来院访问交流。
1989年9月20日,参加卫生局主办的第一届爱牙日义诊活动。
1991年,举办时装秀比赛。
1992年6月22日,时任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右二)到第一医院视察工作。时任市卫生局局长朱玉珍(右一)陪同调研。
1993年,成为福建医学院教学医院,图为挂牌仪式。
1994年,市卫生系统运动会我院参赛阵容。
1996年,成为三级乙等医院,图为授牌仪式。
1999年5月,原卫生部副部长钱信忠到第一医院视察并题词。
2002年5月,成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
2003年7月1日,兼并厦门市杏林医院,成立杏林分院。图为杏林分院揭牌仪式。
2004-至今,我院为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指定医疗保障单位。
2004年7月,肝胆胰血管外科成功完成福建省首例亲属活体肝脏移植。
2004年,神经外科成功开展了省内第一例光动力治疗脑肿瘤手术。
2005年,神经内科专家在放射科协助下开展我省首例静脉溶栓手术。
2005年7月6日,省首例开放性前列腺癌根治术。
2006年5月,接管厦门市第二医院“鼓浪屿院区”,成立鼓浪屿医院。图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鼓浪屿医院挂牌成立。
2006年底,接受托管“翔安区同民医院”,即现今“第五医院”,成立厦门市第一医院翔安分院。图为签约仪式。
2007年2月,以优异的成绩晋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007年,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2007年7月15日,神经外科王占祥教授团队开展了国内首例脑积水后巨颅畸形颅腔重建手术,填补了我国颅面外科领域的一项空白。
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我院赴四川支援的医疗队组建爱心病区救治灾区病人。
2008年,全省首例用CRRT成功抢救出生仅5天急性肾衰竭新生儿。
2008年2月, 接收鹭江、中华、厦港、滨海、莲前、嘉莲、鼓浪屿等七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为厦门市承担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任务最重的三级医院。
2008年8月,兼并厦门市思明区医院,成立思明分院。
2008年12月,正式托管厦门市爱心护理院。
2009年,为厦门市唯一甲型H1N1流感定点救治医院。图为厦门市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裴新亚抢救重症患者。
2010年3月,正式揭牌成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0年12月21日,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前左一)及其夫人与第一医院医务人员合影。
2010年10月25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成为福建省首家通过ISO15189国际标准国家认可的医学实验室。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为附属第一医院颁发颁发“医学实验室质量与能力”(ISO15189)国际标准认可合格证书。
2011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重症专业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年抢救700多名患儿,显示了强大的综合诊治能力。
2012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国内率先开展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的三角吻合重建、全胃切除后食道空肠FETE、Overlap重建的少数几家医院之一。
2013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护理专业跻身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附属第一医院护理人员不断致力于保障患者安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打造团队核心竞争力,实现护理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最终为患者更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2013年6月,第一医院全力抢救BRT爆炸事件伤员,危重伤员未出现一例死亡病例,抢救成功率100%。
2014年,重症医学科率先在全省开展ECMO技术。
2014年9月1日,心外科完成福建省首例院内患者心脏捐献的心脏移植手术。
2014年,泌尿中心国内率先提出并开展“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网拍式”完全后方重建术”,更好地解决了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尿控难题。
2015年10月5日,正式通过JCI国际认证,成为福建省首家通过JCI学术医学中心认证的医院;2019年2月2日,高分通过JCI复评现场评审。
2015年,心血管内科在全省率先开展OCT技术和使用生物可降解支架,是省首家开展生物可吸收支架临床研究的医院。
2015年,成功救治H7N9重症患者,是厦门首例采取“人工肺”技术救治的H7N9患者,也是福建省首例运用“人工肺”技术救治成功的患者。
2016年,成立厦门生物等效性(BE)I期临床试验平台,是福建省首家I期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
2016年,多学科协作完成福建省首例无需人工心肺机辅助双肺移植。
2016年4月,成立福建省首家互联网医院;2019年获批为福建省首批4家互联网医院试点单位之一。
2017月1月23日,临床教学技能培训中心正式启动。
2017年,与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肿瘤研究中心合作。
2017年2月16日,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肿瘤中心协作医院。
2017年8月8日,时任福建省副省长,现任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到第一医院视察金砖保障工作。第一医院医疗保障基地提供一站式医疗保障服务,其综合配套、流程设计及保障能力等受到了充分肯定。
2017年8月28日,全省首家通过了HIMSS EMRAM七级(住院)评审。成为全国首家全国首家“双料”通过HIMSS EMRAM七级和国际JCI学术医学中心认证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2017年,全省率先开展了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并先后进行了20余台全国手术演示。
2017年12月,获批为全国首批“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2018年,顺利通过首批中国胸痛中心的认证。图为患者实施左心耳封堵术。
2018年6月,正式托管漳州开发区第一医院。
2019年1月,当时的急危重症医学部进行了一场堪称“生命奇迹”的生死营救,接力两个多小时进行心肺复苏,紧急上VA-ECMO(人工心脏)替代,联合人工肾CRRT+IABP+床旁超声+亚低温+持续24小时床边坚持守护,逐渐见证了生命的奇迹,让一位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在心脏在停跳了72小时之后,重新恢复跳动。当时受央视点赞,轰动全国。
2019年5月,获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授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称号。
2019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厦门市第一家、全省第二家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医院。图为胸外科进行闽西南首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2019年6月,医院正式启用全省第一家独立日间手术中心。“日间手术全闭环管理体系”获得第五届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华东赛区金奖和全国总决赛银奖,是福建省唯一获奖单位。
2019年,通过首批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认证和“中国心衰中心”认证。
2019年,“抗肿瘤新药临床评价技术示范性平台”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立项,是省医疗机构首次获得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2020年1月24日,除夕当天,我市收治的首例新冠确诊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情况危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民伟(左一)、感染科副主任吴晓鹭(右一)与呼吸内科主任史永红(右二)赶往杏林,成功救治了该患者。2月10日,该患者治愈出院。
2020年2月4日,厦门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成立,也是省级定点救治医院(全省仅2家)。
2020年2月5日,厦门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出院。
2020年2月9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8名精兵强将主动请缨,出征武汉,为生命逆行千里。图为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16名一院逆行者。
2020年2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组莅临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督导疫情防控工作,对我院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2020年,获评为厦门市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头颈和胸部(肺、食管)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图为心血管内科团队正在通过冠状动脉OCT(光学相干成像系统)观察患者血管情况。
2020年,神经病学、血液病学顺利成为厦门大学首批学系,厦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与血液病学系成立,王占祥教授和徐兵教授分别被聘为神经科学系、血液病学系主任。
2020年、获批为福建省脑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1年获批为福建省妇科生殖健康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慢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图为妇产科团队正在开展机器人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
2020年4月,省内率先成功为一例距肛缘3.5厘米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经肛门无气腹TaTME手术。
2020年7月,通过星级医院、智慧医院认证现场评审。
2020年8月,心内科起搏团队为88岁高龄老人成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为闽西南首例。
2020年11月10日,王占祥院长带队到临夏州人民医院共商下一轮东西协作计划。2020年12月7日,成功助力临夏州实现三甲医院零的突破,正式通过“三甲”,成为临夏州首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2020年11月,李卫华书记带队到吴忠市人民医院,进一步开展医疗对口帮扶活动,为该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传经送宝”。
2021年1月4日,医院举行“无红包医院”挂牌仪式,弘扬良好医德医风。
2021年,建立新冠病毒核酸城市检测基地,成立核酸检测专业队伍,新增采购荧光定量PCR扩增仪等90余台套,设置专门的核酸采样点,开通核酸检测24小时服务。
2021年,连续四年入围智慧医院HIC百强榜前十,排名全国第6。
2021年4月,临床医学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2021年7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院党委组织升旗仪式。
2021年8月,正式托管厦门思明南普陀中医院,成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普陀分院。
厦大附属第一医院在5G+卒中救治方面,敢于“吃螃蟹”,先行先试,创新能力走在全省前列。“基于5G技术的全覆盖卒中救治体系建设和示范应用”项目,成功入围国家卫健委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名单。图为2021年9月12日,加入5G移动卒中救治单元。
2021年9月21日-10月8日,第一医院累计外派医护人员高达12000人次,奔赴思明、湖里,集美、深入到疫情最严峻的同安区进行核酸采样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院人”的力量和担当。图为10月3日,1218名“一院人”破晓出征,支援全市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采集近80万人次。
2022年1月,正式托管厦门市第三医院,成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安院区。
2022年3月,全球顶尖放疗利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Therapy)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式开机。
2022年3月底开始,上海面临着巨大的疫情“考验”, 2022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派出2批次40名医疗队员执甲出征,驰援上海。图为第一批出征的21名医疗队员。
2022年5月,被认定为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图为脑科团队讨论疑难病例。
2022年5月,完成全国首例CRT-P(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CM(心脏收缩力调节器)“一站式”手术,开启福建省心衰治疗CCM时代。
2022年5月19日,成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厦门协同中心。
2022年6月1日,我省首例正式获批临床应用“人工心脏”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植入。
2022年7月9日,再次跻身“中国顶级医院100强榜单”,排名创历史新高,升至85名。这也是医院连续5年跻身顶级医院百强榜单。
2022年7月18日,“2022中国有约 A Date with China”国际媒体团走进我院。中国日报网、新华网等20多家媒体60余名中外记者一起聚焦我院智慧医院建设成果,感受信息化建设带来的高效与便捷。
2022年8月7日,我院派出援琼医疗队,奔赴三亚,支援当地抗击疫情。
2022年10月1日,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左三)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心关爱一线医护人员。
- 1937-1967史开新篇
- 1967-1999勇立潮头
- 2000-2017奋辑笃行
- 2018-2022再谱新章
院庆日程
活动动态
- 我心向医
- 院庆新闻
- 媒体厦一
- 通知公告
活动标志
院庆85周年LOGO整体设计风格活泼、奔放,主要颜色选用了我院院徽的蓝色系。LOGO左边的“8”神似一位朝气蓬勃的少年,双手上举,少年的头部采用了我院院徽的创意元素,代表了一轮朝阳从海平线上,冉冉升起。与此同时,“8”又融合了“一院人的DNA”的设计元素,体现厦一人薪火传承、砥砺前行。下方的六条横杠代表了厦门市下辖六个区,也代表了我院除了院本部外,岛内外还拥有8家分院,遍布厦门市。右边的“5”展示了我院的建院时间,1937-2022,厦一已经走过了第85个金辉岁月,从一颗破土幼苗终成如今的擎天碧树。整体LOGO展现出一院人青春活力、富有激情的精神风貌,表现厦一作为医疗行业的使命担当。
云上祝福
- 题词
- 祝福视频
- 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