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厦门好茶者,服药后3小时再喝茶
|

|
▲漫画/朱利军
|
和许多厦门人一样,老陈每天的生活从泡茶饮茶开始,几乎没有一天落下,而且基本上一天下来要喝四五泡茶。最近老陈一连几天拉肚子,医生给他开了黄连素,并叮嘱他服药期间要少喝茶,并且不能用茶水服药,否则药效会减弱。老陈不解:茶是好东西,怎么就会影响药物作用了呢?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孙洲亮和中医院彭连共中药师。
俗话说:“吃药不忌口,坏了大夫手。”饮茶在厦门是极为普遍的生活习惯,许多厦门人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烧水泡茶,更有人说,如果不喝茶,一整天都不舒服,但很多人恐怕不知道服用多种药物以及中药期间不宜喝茶。资料显示,茶叶中所含成分很复杂,有机化合物约有450种以上,无机矿物营养元素也在15种左右。目前茶叶中已被发现的被认为与人体有直接关系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茶多酚(又称作茶鞣质)、生物碱、蛋白质、芳香物质、果胶质、糖类等,是茶叶中可溶物质的主要成分。
茶叶的确会令一些药物的作用大打折扣,碰到以下几类药物尤其需要注意:
1、生物碱类药物:茶叶中的茶多酚约占干重的20%—25%,茶多酚与小檗碱、麻黄碱、莨菪碱等生物碱类药物会反应生成难溶的有机碱沉淀,从而影响这些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常见的该类药物有:黄连素、麻黄素、颠茄片等;
2、含有金属离子的药物:茶多酚又称作茶鞣质,在体内易被分解成鞣酸,鞣酸可与药物中的金属离子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化合物,如与治疗贫血的铁剂生成鞣酸铁,与治疗溃疡的氢氧化铝生成鞣酸铝;
3、蛋白质类药物:如胃蛋白酶、胰酶、淀粉酶、乳酶生中的蛋白结合茶叶中的鞣酸,酶或益生菌会失去活性,减弱助消化药效;
4、某些抗生素:鞣酸与四环素(胍甲环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相结合而影响抗菌活性,反之四环素、大环内酯抗生素同时也可抑制茶碱的代谢,增加茶碱的毒性,常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5、镇静安神药:茶叶中的生物碱主要是嘌呤碱,其中最多的是咖啡碱,其余的还有可可碱、茶碱等。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可降低地西泮(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等苯二氮卓类和巴比妥类药物的镇静作用;中草药中的酸枣仁、知母、朱砂、柏子仁、磁石、琥珀、远志、茯苓、珍珠母、夜交藤、合欢皮、五味子、龙骨、九节菖蒲与灵芝,以及含有这些成分的中成药,茶与它们的作用相反;
6、补益类中药:补药中含有的皂甙、生物碱会与茶多酚结合,产生不能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从而降低补品的补益作用。常用的补品如人参、黄芪、首乌、熟地等,都含有较多的生物碱和其他活性物质,因此,在服用补药时,不宜同时喝茶,更不能以茶代水来送服补剂。
不过,孙洲亮也指出,有极个别药可用茶水服用,比如有个治疗偏正头痛的名方叫“川芎茶调散”,就是用清茶送服药末或煎汤与茶服的,目的是利用茶的苦寒之性,清上降下以利血行,从而达到熄风止痛的作用。
一般来说,除了一些特殊的药需要如酒等引子服用以外,其他的药还是用白开水送服为宜,不宜用咖啡、可乐等饮料以及果汁等服用,尤其不建议以茶服药。如果喝茶成习惯的人,服药期间很想喝茶,也要在服药后2—3小时再喝,茶不宜泡得过浓,这样可避免“茶叶水解药”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