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的介绍:病名,发病率,危害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按世界卫生组织(WHO) 2018年GLOBOCAN统计,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2位,仅次于肺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具有显著的地域和种族差异,美国、北欧和西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是高发地区,发病率最高可达86.4/10万,而亚洲和北非等地区相对低发,发病率最低为5/10万1。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死亡率占男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据美国癌症协会(ACS)统计, 2019年美国新发前列腺癌患者预计达174 650人,占男性所有恶性肿瘤的20%;新增死亡例数将达31620人,仅次于肺癌。

前列腺癌一般发展缓慢,局限性的肿瘤很少在10年内引起死亡。在早期无症状时,施行前列腺癌微创或开放根治术是非常理想的治疗方式,可以使95%以上患者得到治愈。但我国临床上仅有3%左右的病人无症状时就诊,能接受根治手术的早期病人不到10%,而同期欧美等该病传统高发地区无症状就诊患者达到68.7%,接受根治手术的患者占37%以上,约80%前列腺癌患者都实现了长期生存。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的增生、解剖学上的前列腺增大(benign prostatic enlargement, BPE)、尿动力学上的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和以下尿路症状(LUTS)为主的临床症状。组织学上BPH 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一般发生在40岁以后1,60岁男性人群中BPH的发生率大于50%,80岁时高达83%。我国学者在1989—1992年一项95例41岁以上男性的无选择尸检研究中,发现组织学前列腺增生29例(30.5%)。与组织学表现相类似,随着年龄的增长,下尿路症状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约有50%组织学诊断BPH的男性有中-重度LUTS。有研究表明似乎亚洲人较美洲人更易于产生中-重度BPH相关症状。关于临床BPH发病率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可能是受到诊断标准、人群选择及调查手段差异等因素的影响。50岁以上男性临床BPH患病率为 50%~75%,这一数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70岁以上临床BPH患病率超过80%。

前列腺增生并发症主要有:(1)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2)膀胱结石(3)反复血尿(4)急性尿潴留(5)输尿管和肾积水(伴或不伴肾功能受损)(6)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这些并发症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严重后果。

(1)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是患者由于排尿不尽,膀胱内有一定量的残余尿。这些残余尿留在膀胱内,就为细菌生长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在合并糖尿病时)。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就会引起泌尿系感染,这种感染反复发作,甚至会引发败血症。

(2)膀胱结石:膀胱结石的发生也与尿液的残留有关。残留尿液中的小晶体及其他小颗粒都会在膀胱内沉积。由于这些颗粒不能随尿液及时排出体外,就逐渐增大,进而形成结石。排尿时结石会阻塞尿道内口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并产生排尿中断的症状。

(3)反复血尿:这是由于前列腺腺体增大后,前列腺表面的粘膜内毛细血管出现充血、扩张、扭曲。当受到膀胱收缩或增大的前列腺牵拉时,这些毛细血管就会破裂,引起血尿。服用非那雄胺可以减少患者血尿的发生率。

(4)急性尿潴留:急性尿潴留是前列腺增生症的一个常见的并发症。其表现为病人突然不能解出小便,非常痛苦。它通常是在慢性尿潴留的基础上发生,尤其在感冒、劳累、过量液体摄入、饮酒、性生活、憋尿以后发生;有时也可因为其他疾病而应用阿片类制剂、肾上腺能制剂或抗胆碱能制剂等药物后也可诱发急性尿潴留。这时需要急诊导尿。

(5)输尿管和肾积水(伴或不伴肾功能受损)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前列腺增生患者为了顺利排尿,经常需要“屏气”,腹腔内压力增高,这时膀胱内压力随之升高,影响到输尿管、肾脏中尿液向膀胱分泌,尿液返流,引起这两个器官的积水,长期慢性尿潴留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慢慢的肾功能受到损害,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此时,病人如仍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发展为尿毒症,危及生命。

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时的“屏气”还会诱发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痔疮等等与腹腔内压力增高有关的疾病。大家经常说“疝气是屏气屏出来的”,这句话在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中体现最明显。因此,对老年男性的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痔疮,手术治疗前必须弄清楚是否有前列腺增生。如有,则应首先或同时治疗前列腺增生。否则,手术后疝气极易复发。

前列腺增生并发症,后果十分严重。许多前列腺增生病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以为前列腺增生就是小便不通畅这么简单,用药断断续续,甚至从来也没想过去医院看病。最终导致并发症(如血尿、急性尿潴留、肾功能不全等)出现,不但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而且增加了治疗难度和治疗费用。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有资料显示约有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 。部分前列腺炎可能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公共卫生事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前列腺炎患者占泌尿外科门诊患者的8% ~ 25% 。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由于应用不同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及所选择调查人群结构的不同,造成不同文献中报道的前列腺炎患病率有较大差异。在美洲,20~79岁男性前列腺炎患病率为2.2%~16.0%,在欧洲,男性前列腺炎患病率为13.8%,在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20~ 79岁的男性中前列腺炎患病率为 2.7%~8.7%。在中国,15~60岁男性报道前列腺炎症状的比例为8.4%。另有研究报道,20~84岁男性前列腺炎症状患病率为12.4%。

前列腺炎患者发生性功能障碍和精神症状的风险显著高于非前列腺炎患者,减少前列腺炎患者发生性功能障碍和精神症状的风险不但依赖于前列腺炎的控制,还依赖于不良饮食习惯的控制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

二、中心的由来、构成

2016年在卫健委牵头下成立了厦门市慢性前列腺疾病防治中心。由疾病防治控制中心、医院和社区共同对厦门市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患者治疗、预防和管理。

前列腺疾病防治中心的办公室组成如下:

主任:邢金春

副主任:庄炫(临床)、王思力(社区部)、陈敏(疾控中心)

办公室成员:周中泉、陈实新、杨宇峰、段波、周鑫、郑嘉欣、张开颜、李伟、吴准、陈国伟、阮国强、谢小平、陈文珊。

防治中心技术组成及负责人:

临床医学:邢金春、庄炫;中医:陈联发、黄献忠;

疾病控制:陈敏、陈国伟;护理:刘春雹;

社区卫生:王思力;健康管理:刘晓瑞;卫生管理:夏天、张世阳。

附图

前列腺炎防治中心工作框架

前列腺炎防治中心办公室组成

技术队伍

三、主要工作

1、2016年6月科室会议讨论成立首批下社区的专家人员(周中泉、陈实新、庄炫、杨宇峰),专职人员(庄炫主任)负责,成立专家组对接社区,初步由固定专家负责固定社区联络、指导、门诊及做为转诊医师。2017年始按照卫计委要求前列腺疾病防治中心扩大试点,分批开展前列腺疾病分级诊疗工作。

2、中心对社区健康管理师与负责慢病管理的全科医生进行规范化教育、指导、培训,制定诊疗方案及流程、双向转诊指征、药物使用管理等规范化材料,培训及监督执行。建立前列腺疾病一体化诊疗示范门诊及双向转诊门诊。

3、定期召集社区专职负责人、社区健康管理师与负责慢病管理的全科医生及科室与社区相关人员开会、座谈,相互沟通,增加了解,及时解决问题,以方便符合条件的患者能够顺利的进行双向转诊。

4、在患者病历治疗规范化建档并信息化的基础上,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定期为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随访,及时了解本地区的患病率,及时治疗前列腺疾病患者,及时干预和探索有效的措施;通过跟踪随访发病的发生发展的自然过程,深入研究,寻求预防、控制前列腺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可能途径;通过对前列腺疾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控制率的随访,不断总结临床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

5、在全市社区开展前列腺癌高危人群筛查。

四、取得的成果和荣誉

目前已经通过筛查发现许多早期前列腺癌患者,使其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疗,极大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通过双向转诊使患者疾病诊治更便捷,节省大量的医疗资源。

    相关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