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第一医院基层协作医院科主任培训基地正式建立,首期研修班也正式开课。基地将面向全省有相关诉求的各级基层医院及社区医疗机构,无偿地传授第一医院优质的医疗、管理经验。首期研修班有来自翔安同民医院经层层选拔的6位科主任,他们将在第一医院强势科室负责人一对一的带教下,进行三个月的科室管理、医疗技术等多方面的研修。业内人士认为,科主任是医院管理的中坚力量,该培训基地的建立对于提升基层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基层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是一种很有益的探索,最终受益的将是老百姓。
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厦门的优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在岛内。为了进一步优化配置卫生资源,使更多岛外居民不用起早贪黑,就能享受到同岛内居民一样的高端医疗服务,岛内大医院纷纷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整合岛外医院,作为我市医疗行业的“排头兵”第一医院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政府缓解岛外群众看名医难的责任,先后合并了原杏林医院,托管翔安同民医院,又和集美灌口医院和杏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起联网……通过多种形式的协作使岛外、社区居民觉得离名医越来越近,也使第一医院的医疗管理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
虽然医疗资源得到了优化,岛外群众在“家门口”找名医不再是一种梦想,基层医院的管理和临床业务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以往的合作方式都是三级医院的临床、管理专家到下面指导,这样无法使基层医院的管理人员切身体会三级医院的管理环境和业务氛围,指导的效果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基于这种考虑,第一医院倾力打造培训基地,把基层医院的管理者“引”上来,给予全方位的培训,然后再“送”回去,带动基层医院的发展。
第一医院杨叔禹院长说,医院的发展,技术是一方面,管理上的提升更是长远之计,医院的中层干部尤其是科主任是医院管理和临床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管理和业务水平上去了,能带动整个医院的快速发展,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杨院长认为,作为闽西南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公办医院,无偿为下级医院包括三级乙等医院,一、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和农村医疗机构培养骨干人才是一种义务,也是破解医改难题的治本药方之一。第一医院着力建设培训基地,举办研修班的目的也就是把岛内优势的医疗资源,好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向基层医院延伸。
研修班采取学科管理专题讲座与临床专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第一医院抽调一大批优秀的科主任组成教员团,把每个科室作为实践的课堂,采取一对一的形式,研修对象全脱产地跟着第一医院的专家学管理、学技术,学成后第一医院将统一颁发培训证书。 (6个科分别为:骨科、肾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以及B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