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在杏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保安老周突然胸口闷痛,恰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派来的分级诊疗心内科专家主任郑武扬在中心坐诊,经与中心医生会诊后,考虑老周是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情况紧急,中心立即启动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将老周转往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紧急为他进行冠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手术。
绿色通道救回患者
当天,郑武扬对老周使用了急救药物后,随即陪同将老周转往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心内科启动转诊绿色通道,紧急为其实施冠脉造影手术,术中发现老周左前降支狭窄超过95%,近乎完全闭塞,决定给予放置支架。10分钟后,老周冠脉供血完全打通,生命得到挽救。
该中心主任何国梅表示,该患者能得以及时救治,与第一医院心内科的李卫华副院长定期举办的社区论坛分不开———通过社区论坛,中心的医务人员和大医院的专家一起学习,医务人员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与3家社区医院合作
杏林分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厦门市大力开展分级诊疗的背景下,杏林分院制订了与3家社区医院长期合作的计划,分别与灌口镇中心卫生院、杏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杏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合作意向书。分院的内科、妇产科、骨科、手术室等多个科室已与社区医院对应科室进行对接,并接收其医务人员来分院进修学习。
6月初开始,杏林分院派驻3名分诊转诊总监到各社区医院推进分级诊疗改革,总监每周2天在社区医院协助管理、质控、教学等,并跟着社区医务人员一起,为社区居民义诊、开展健康讲座等。医疗总监的枢纽作用将分级诊疗工作又推进了一步。
派遣专家下社区坐诊
医院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的建立,除传统的纸质转诊单外,目前门诊预约及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已在运行,并有专人负责引导双向转诊的病人,方便患者上转、下转。下一步,杏林分院计划与3家社区医院建立心电、检验一体化平台,做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有效模式,促进跨地域、跨机构就诊信息共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从2015年4月开展分级诊疗工作开始至2016年6月份,杏林分院先后共派遣20位专家下社区坐诊、教学,共坐诊504人次,发放保健操手册221册,参加保健操指导17人次,参加义诊107人次,“高友网”“糖友网”两网共签约250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