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喝酒过度引发心肌梗死,台湾艺人戎祥猝死;也在近日,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在一次朋友聚会中混喝了白酒、啤酒、洋酒三种酒,最终导致酒精中毒不治身亡。记者日前在采访时了解到,厦门每年也有多起因酒精中毒而死亡的病例。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亲人团聚,老友相逢,都少不了美酒助兴,专家提醒,市民节日饮酒一定要悠着点,过量饮酒,轻则伤身,重则丢命。
【案例】
一男子豪饮导致肾衰竭
1月25日,一名45岁在南安打工的河南男子和朋友聚餐,从当日下午六点多一直喝到十点多,喝了不少红酒和白酒,第二天一早,家人发现他倒在床下,意识不清。在就近的一家医院检查治疗后,病人慢慢清醒,但随后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当天下午,病人又出现无尿等更严重的症状,家属将他转到中山医院救治。检查发现,病人的血清肌红蛋白升至正常人的15倍,医生考虑是横纹肌溶解引起的急性肾衰竭以及其他多脏器功能损害,同时,病人由于吸入呕吐物导致吸入性肺炎,医生给病人做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以及一些其他对症治疗后才有缓解,医生表示,该患者的病情需要2周左右才能恢复。
【现状】
近期急性酒精中毒病例剧增
据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医生介绍,今年1月份,该科室已经接诊了21例急性酒精中毒的病例,多是由于公司聚餐喝多造成的,其中,女性占了将近三分之二,以20岁-30岁左右的年轻人居多,最小的仅18岁。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部主任医师叶剑鸿介绍,该科每年都会接诊到六七个由于喝酒导致死亡的病例,其中大部分是由于饮酒过量后病人意识不清、呕吐不止导致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死亡。他还接诊过不少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由于喝酒诱发脑出血、心肌梗死、酮症酸中毒等,危及生命。
【提醒】
过量饮酒可引发多种疾病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化学名乙醇。厦大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部副主任医师刘加权说,人饮酒后酒精在上消化道很快被吸收,90%至98%在肝脏中代谢,2%至8%随尿及呼吸道排出。大量饮酒会引起急性酒精中毒,也就是“酒醉”。中毒严重者当中枢神经系统进入抑制状态后,会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甚至有昏迷不醒、大小便失禁等表现,如不及时救治,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第一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表示,喝酒过量即使没危及生命,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一会损害肝、胃、胰腺等多个消化器官。酒精对食道和胃的黏膜损害很大,会引起黏膜充血、肿胀和糜烂,导致食道炎、胃炎、溃疡病。酒精主要在肝内代谢,对肝脏的损害特别大,会引起酒精性肝炎、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硬化。肝癌胰腺癌的发病也与长期酗酒有关。暴饮还会诱发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胰腺炎。
二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和诱发脑中风及心肌梗死。大量饮酒会使心率增快,血压急剧上升,对于原来有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极易诱发脑中风和心肌梗死。长期饮酒还会使心脏发生脂肪变性,影响心脏的正常机能。
三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事故和暴力的发生。长期酗酒还会导致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患者时有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
四会造成身体中营养失调和多种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维生素B1、B2、B12的缺乏,还影响叶酸的吸收,发生种种维生素缺乏症。
五会使大脑萎缩。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是很大的,会引起智力的衰退、记忆力的下降。
为了预防醉酒导致的生命危险,蔺际[龙][天]介绍,世卫组织曾根据调查制定了一个每天饮酒限度:男性每天摄入酒精量不超过20克,女性不超过10克。根据这个标准,折算下来,也就是男性每天饮酒(白酒)一两到二两,女性是半两到一两。
【支招】
酒前吃燕麦、喝牛奶
厦门中山医院营养科医生王鸿说,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很好的解酒良方,酒醉之后的一些建议饮食也仅能达到缓解酒醉后身体的不适症状而已,对解酒本身没有多大帮助。他认为,与其喝醉找解酒良方,不如喝酒时管住嘴巴,控制好酒精摄入总量。实在要喝,最好喝酒前做一些准备工作,让自己醉得慢一点。比如,喝酒之前先吃点燕麦牛奶,这样可以在胃壁形成一层食物保护膜,阻隔酒精与胃壁的直接接触,延缓酒精的吸收速度。
此外,醉酒后可以服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促进含有酒精的食物迅速通过小肠,减少胃肠道对酒精的吸收;酒后多食用西兰花和番茄,可以缓解肝脏的负担;没有痛风病患的人,酒后喝点蜂蜜,可减轻头疼症状;喝酒后喝点温白开,可以稀释酒精,或者喝点葡萄糖口服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肝脏的伤害。
【忠告】
碳酸饮料会加速醉酒
有不少人喝酒时,喜欢喝点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以为这样可以使酒得到稀释,有利于醒酒。厦门中山医院营养科医生王鸿驳斥:“身体对酒精的吸收速度越快,人醉得就越快。就吸收速度而言,高度酒比低度酒更快。同时,碳酸饮料和气泡酒中的二氧化碳能使胃部迅速膨胀,增加胃吸收酒精的面积;且二氧化碳还能促进酒精进入小肠的速度,增加酒精在小肠中的吸收。如果白酒、啤酒混着喝,白酒中高浓度的酒精和啤酒中的碳酸加起来能迅速将人放倒。同理还有红酒加雪碧这种喝法。”
喝醋解酒最伤胃
据了解,坊间流传不少解酒秘方,流传甚广的主要有浓茶解酒法、喝醋解酒法以及汽水解酒法。王鸿表示,事实上这几种解酒法都没什么大用,有些对健康甚至有危害。比如,喝醋解酒法就相当不靠谱,饮酒后大量喝醋,不仅会加重对胃肠黏膜的刺激,更易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急性胰腺炎等病症。
至于喝汽水解酒,更是加速酒精的吸收,越帮越忙。王鸿说,“醉了之后,只有等酒精分解和排出体外后,醉意才会消失。酒精的分解跟人体内一些酶的活性和数量有关,这个是每个人天生的。”
强行催吐易致急性胰腺炎
醉酒后强行催吐,可能会造成贲门撕裂或急性胰腺炎。
洗澡醒酒易致血管破裂
醉酒后不宜洗澡醒酒。热水澡易导致热气聚集在人体内不散发,导致恶心呕吐甚至昏厥、血管破裂;洗冷水澡则会使肝脏来不及补充血液中消耗的葡萄糖,血管受冷水刺激收缩,会导致血管破裂、感冒等症状。
吃解酒药解酒是徒劳
吃解酒药发挥不了作用。吃解酒药的速度远比不上酒精进入血液的速度,酒入肠胃后,不到5分钟就能进入血管,迅速扩散到全身,酒精流经之处均可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