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排除“颅内定时炸弹”

发布日期:2006-12-12     点击数:

近一个月,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联合该院放射科、麻醉科,先后开展5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其中1例“球囊保护技术宽颈动脉瘤栓塞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患者无一不良反应,这也标志着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在难治性脑血管病治疗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技术已相当成熟。

颅内动脉瘤是脑外科常见病之一,它是由于脑内大血管瘤样突起的异常的变化。其主要症状多由出血引起,部分因瘤体压迫,动脉痉挛及栓塞造成。患者常会出现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并很快出现意识不清、昏迷不醒等。颅内动脉瘤如不进行治疗,随着动脉压力增高等,随时可发生破裂,致病人残废甚至危及生命,在神经外科有“定时炸弹”之称。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原则是完全闭塞动脉瘤,将动脉瘤腔排除于血液循环之外。传统的治疗方法有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和包裹术,但是这些手术方式都需开“颅”动刀,手术创伤大、术后病人恢复慢,而且术中极易发生动脉瘤破裂,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危及病人生命。近几年来,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日臻成熟和栓塞材料的迅猛发展,一项新技术——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在国际上应运而生,并且发展迅速,该项术式属微创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一般术后第三天病人即可出院。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继开展了此项技术,大大降低了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良好效果。

据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王占祥博士介绍,颅内动脉瘤好发于秋冬季节,特别是气候冷热交替明显,更易导致动脉瘤破裂。从04年开展此项技术以来,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已先后进行了20多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一条:人工韧带“修”好了瘸腿

下一条:人工韧带“修”好了瘸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