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1-13日,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GE公司共同主办的“两岸三地分子影像学新进展研讨会”在厦门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一百九十余名核医学、放射治疗、放射学以及医院管理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就PET/CT的最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交流。
分子影像是医学领域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其中最为成熟的就是PET/CT技术。今年三月,经国家卫生部批准,闽南PET中心正式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挂牌成立,该中心引进了目前最新型的Discovery STE 16 型 PET/CT,也是目前闽南惟一投入使用的PET/CT,该设备目前已为100多名肿瘤患者进行了检查诊断。
研讨会开幕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杨叔禹和GE公司中国区总裁陈治分别致辞。随后,与会专家代表就目前分子影像学新进展的有关专题作了精彩报告。议题涉及:分子影像学技术进展(Prof Kirill Shalyaev,USA);肿瘤分子影像学的新进展—characterizing tumors beyond 18FDG (田嘉禾教授);PET/CT新技术临床应用体会(马兴荣、孙龙);11C-PIB的标记及在Alzheimer病的临床应用(吴华教授);PET/CT呼吸门控在放疗靶区定位的临床应用(陈明教授);PET/CT中的CT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评价(Dr. Yau Yat Yin,香港);台湾GMP建置经验分享(高志浩博士,台湾);
如何推广健康检查提高PET/CT经济效益(陳远光主任,台湾);GE公司还演示了STE PET/CT 新机型和AW工作站等新技术。与会专家对于报告内容表现了浓厚兴趣,讨论热烈。最后由匡安仁教授作学术总结。会后,代表们参观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和闽南PET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