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厦门好茶者,服药后3小时再喝茶
|

|
▲93岁高龄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在第一医院治愈,出院前与肝胆胰血管外科医护人员合影留念。
|

|
▲黄志强院士与李文岗博士分析病例。
|

|
▲科主任、厦门市首批医疗学科与技术带头人李滨指导医生读片。
|

|
▲首例活体肝移植小患儿喜过生日。
|
本报讯 连续两届主办肝胆外科院士论坛,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血管外科推到众人瞩目的位置。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肝胆胰血管外科创建于2003年,虽然成立仅五年,但在专业领域已取得显著发展:现有主任医师和教授2名,副主任医师和副教授4名,主治医师3名,海归1名,博士3名,硕士6名,形成拥有“厦门市学科与技术带头人”、“厦门市学科与技术后备人才”的强大人才队伍;目前已拥有肝脏外科、胆道外科、胰腺外科、血管外科和腹腔镜五个专业,在肝脏中央区肿瘤切除术、胰腺癌扩大根治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术及同种异体、活体肝脏移植术中均取得可喜成绩,为厦门市肝胆胰重大多发疾病的诊治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学科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科研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去年该科李滨医生和李文岗医生的论文获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也是厦门卫生系统近16年来首次问鼎市科技最高奖。
该科利用血管外科技术特长很好地控制肝胆胰手术中易出血情况,并将腹腔镜微创技术很好地应用于肝胆胰大手术。该科是厦门惟一经过卫生主管部门审批后可以进行肝移植的学科,目前已成功完成20多例同种异体肝移植,其中包括全国首例乙肝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时急诊肝移植、福建省首例高龄病人肝移植、福建省首例活体亲体肝移植、福建省首例肝移植联合腹腔脏器切除等。
针对肝病病人多的现实情况,该科提出肝病的管理由住院管理延续到出院后病人持续健康管理的理念,在厦门率先成立了肝病病友俱乐部,以更好地服务病人。
胆道和胰腺外科方面,该科依然利用血管外科技术和微创技术,提高了疑难复杂性胆道疾病的治愈率和晚期难切除性胰腺肿瘤的切除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该科还积极参与临床的教学与科研。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建立肝胆胰外科博士后工作站。该科承担市科技局科研立项课题4项、市卫生局科研立项课题3项、省卫生厅青年科研立项课题1项。2006年该科一科研项目获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厦门市医疗界近10余年来首次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该科近3年来在国家一级刊物和省级刊物正式发表论文60多篇。我国肝胆外科泰斗级人物吴孟超院士、黄志强院士、汤钊猷院士、郑树森院士均是该科学术委员会首席专家。
该科的活体肝移植在福建省处领先地位,并积极开展联合器官移植,如肝肾联合移植等,接下来还准备开展胰腺移植和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考虑到肝病是厦门地区多发病、重大疾病,该科正积极筹建专科专病研究室,联合各科力量,做强做大肝病研究工作。
该科将继续发挥在厦门地区以及福建省内已有的学科优势,努力形成肝胆疾病诊治福建省内优势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