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记者 刘蓉 通讯员 高树灼)从昨天开始,市第一医院派出首批11名专家下社区坐诊,坐诊将常态化。社区居民除了能在家门口享受三级医院“重量级”专家的高端服务外,还免交挂号费。据悉,这是目前为止,厦门三级医院中最具“重量”的专家到社区坐诊。
据第一医院介绍,11名专家中,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大牌专家。这些专家平时在总院坐诊,自费病人挂号费25元,医保病人是20元。如果在VIP门诊坐诊,最高的挂号费是150元。
中华街道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主任谢小平说,交接医疗服务中心的同时,医院组织了30多名业务骨干进驻社区,指导社区医疗工作的开展,效果显著。4月1日起,第一医院又有一批医护人员下到社区。
谢小平说,这个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数量排第一位,糖尿病第二。按照中华街道居民的疾病谱设置,擅长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黄见亭每周三下午定期坐诊社区。开诊两个小时,就有15名患者等候。谢小平说,社区事先并没有大宣传,只是预先告知,没想到这么多人来就诊。有居民以为也要像大医院一样预约,前天就有不少居民把病历放在诊室门口排队,搞得医务人员哭笑不得。
黄见亭忙得没时间喝一口水,却很开心。有一位几十年前的老病号特地到社区找他复诊,也有不少第一次找他看病的新病号。“第一次来这里坐诊,环境很好。”黄见亭还说,这里设备不够,只能先靠经验接诊。“要让社区居民接受我,我要做得比在大医院更好才对。”
居民林阿姨说,以前到大医院看专家门诊,要提前一周预约。现在不用挂号,收费也不用排队,省去很多时间。她一连说了三个“很好”:感觉很好,医生很认真,很和气。
据悉,第一医院将建立救治网络,让社区居民的疑难杂症得到进一步的诊治,同时让在医院出院的社区居民享受更好的后期治疗。医院已着手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添置、更新一批必备的高端医疗设备,如彩超、全自动生化仪、CR(计算机放射成像系统)等,提高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疾病诊断率。
第一医院接管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其信息化医生工作站也在建设中,网络一旦建立,社区居民的超声影像检查、X光检查等,将在第一时间传输到总院,利用三级医院优质的诊断力量出具报告,不仅资源共享,还能确保诊断报告的准确性,节约社区居民的就医成本。
另悉,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将从4月中旬开始,有序地派专家到社区定点坐诊。对于社区设备不足的情况,该医院医务部主任乐家振说,中山医院已经将总院的检查单带到社区,市民可以直接拿着专家在社区开出的检查单到总院做检查。
厦门市中医院从3月1日开始,就为总院的3位职称副高以上的医生,在梧村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开设了专家门诊,每周固定半天在社区坐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