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鳄鱼肉治哮喘 6母亲信偏方花大价钱买鳄鱼

发布日期:2008-05-07     点击数:

目前我市4岁幼儿哮喘发病率高达9%,专家告诫:遏制儿童哮喘还得规范治疗。

今天是第11个世界哮喘日。最新调查显示,我国至少有3000万哮喘病人,0岁—14岁人群总发病率约为0.5%—3.4%。厦门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哮喘协作组的专家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哮喘也“嫌贫爱富”,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发病率越高。厦门目前总发病率为3.96%,4岁儿童发病率高达9%。专家认为,要让更多的哮喘儿童得到有效的规范治疗,最好的办法是让那些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的家长先行“脱敏”。

【相关新闻:儿童哮喘病误诊率超三成 医生建议不要养宠物】

一位爱子心切的妈妈,不知从哪儿听说吃鳄鱼肉能治哮喘,竟冒着犯法的风险,秘密联络了另外6名患儿妈妈,一起花大价钱搞到一条小鳄鱼。令她们伤心的是,7个孩子吃了鳄鱼肉后,非但病没好,反而有6个孩子当晚哮喘发作。

这是此前发生在我市的一个真实故事。厦门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哮喘协作组组长、市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吴谨准说,目前世界上首选的哮喘治疗方法是皮质激素吸入疗法,虽然厦门哮喘协作组成立10年来一直致力于普及哮喘病防治知识,推广皮质激素吸入疗法,但厦门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有不少家长仍像这7位妈妈一样,对儿童哮喘的防治存在误区——

(1)恐激素症:不少家长包括非哮喘专业的医务人员认为激素会影响孩子发育,所以对皮质激素有惧怕心理,拒绝应用;有些家长担心用药时间太久会有副作用,在孩子哮喘症刚得到控制时便给孩子停药。

(2)盲目乐观:有些家长认为,小儿哮喘到青春期自然就好了,治不治无关紧要。

(3)半途而废:一些家长给孩子治疗1~2月后,发现孩子哮喘发作停止,就以为孩子病好了,便擅自停药,结果过一段时间后又复发。

(4)轻信偏方:不少家长病急乱投医,对各种偏方情有独钟。

“这四大误区最终导致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规范治疗难。”市第一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杨运刚介绍,哮喘患儿的治疗一般以3个月为一个观察单位,也就是说,一旦用药剂量定下来后,要连续巩固治疗3个月,期间不能随意停药。但许多家长出于各种原因,经常随意停药,孩子病情复发后,治疗又得重新开始。市第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方玫向记者透露,目前在海沧医院登记的哮喘患儿有1000多人,但能规范治疗的不到1/2。

吴谨准告诉哮喘患儿家长:哮喘病必须规范治疗,而且要持之以恒。他说,近十多年来,哮喘的治疗药物和治疗策略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儿童期被诊断为哮喘的孩子,只要规范治疗,有70%在7岁前就能痊愈。他忠告那些在认识上有误区的患儿家长,要在思想上先给自己“脱敏”,多了解一些防治哮喘的新知识,以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提醒】

防哮喘先防“螨” 吴谨准说,哮喘其实就是过敏。诱发孩子哮喘的过敏源虽然五花八门,但科学测试证明,对儿童威胁最大的是螨虫。厦门曾在参与钟南山院士的一项科研课题时对哮喘儿童进行过过敏源测试,结果显示:我市儿童对螨虫过敏者达77%,列第一位;其次分别是蟑螂、猫毛、狗毛,占30%至40%。

他说,当下正是哮喘高发季节,家长务必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现正在做吸入治疗的患儿千万不能减量,更不能随意停药。

(2)带孩子游玩要避免到花草多的地方,外出时不要穿过于鲜艳的衣服或喷香水,以免吸引蜜蜂和蚊虫。

(3)孩子的换洗衣服不要在外晾晒,避免花粉、灰尘附着。

(4)2岁以上孩子最好与大人分床睡。

(5)比较少见的蛋白质尽量不要给孩子吃,比如像鳄鱼肉之类的东西。

(6)如果发现孩子有鼻塞、打喷嚏、咳嗽、气喘等症状,要到各大医院儿科的哮喘专科门诊治疗。有些病虽然不是真正的哮喘,属于上呼吸道咳嗽样综合症,但实践证明,按哮喘方案治疗,会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好得多。

文/记者 马力 通讯员 高树灼 责任编辑:陈冰华 来源:厦门日报

上一条:厦门医疗救援队已深入救灾第一线

下一条:新加坡专家来厦:多鼓励民众选择社区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