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闽西南帕金森病治疗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

发布日期:2008-12-15     点击数:

目前国内外用来治疗帕金森病的最新治疗方法就是在患者脑中植入脑起搏器(简称DBS),通过对脑深部电刺激来治疗帕金森病。我市第一医院从去年底开始引进该技术,并成功地治疗了4例病患。日前,在我市召开了首届闽西南帕金森病治疗学术研讨会上记者获悉,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刚刚被指定为福建省内唯一的脑起搏器(DBS)植入治疗中心,今后将把这项最新技术用来帮助更多帕金森病患。

据介绍,帕金森病历来被视为老年人的不治之症,对其发病原理目前医学上也尚不完全确定,早期通过药物控制,许多患者均未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焯霖教授介绍,近二十年来,脑起搏器技术在国内外先后开展,据他所了解目前在国内最早植入DBS的患者已经有10年了,病情一直得到很好的控制。而且在临床中,在接受DBS治疗的病患中,只有极少数会出现术中出血这种副作用,绝大部分患者通过治疗后,原本僵硬的四肢在几天内就能行走,症状有了很大的改善。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童绥君博士也介绍说,出现振颤、四肢僵硬、走路难平衡、动作缓慢等症状基本上都已经属于帕金森病中晚期了,而帕金森病早期通常会表现出表情不丰富、精细运动能力下降,对于老年人来说就应该及早找专科医生进行诊断,有经济条件的就可以做PET-CT检查。另据了解,目前脑起搏器还广泛地应用于肌张力障碍疾病中。童绥君也表示,他们医院也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科研,拓宽脑起搏器的适用症,比如运动系统障碍、顽固性疼痛等方面。

上一条:胸口疼痛以为心脏病 原来是带状疱疹在搞怪

下一条:第一医院成功实施我市首例二次冠状动脉搭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