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新加坡老华侨在市第一医院“重生”

发布日期:2012-12-13     点击数:

本想回到厦门看看亲戚,拜访老友,没想到才吃了一顿饭,当天就人事不省住进了医院。这一住就是将近20天的时间,死亡就在眼前。幸运的是,经过医生和病人的努力,这位老华侨挺了过来。

来厦旅游当晚就住进医院

上月24日,70岁的新加坡华侨苏先生再次回到厦门,一来想探探亲戚老友,二来顺便回来旅游。当天晚上,他和几位好友找了一家大排档用晚餐,点了一种在新加坡没见过的螺尝鲜。晚上11点在酒店,苏老开始发高烧、畏寒、肚子痛,本想忍忍,但是到了凌晨2点多,他实在受不了了,才叫120送到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在医院,医生紧急给他做了检查,发现他胆管里有很多气体,基本能确诊是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张民伟主任说,这是一种消化系统的疾病,胆囊分泌胆汁通过胆管排出,胆管的开口处在十二指肠,一旦因为饮酒或者食物无法消化十二指肠很可能水肿,胆汁流出就不畅,如果胆汁逆流回胆管,就可能把细菌一并带回去,那就很危险了,可能导致全身多器官的衰竭。

在胃镜医生的操作下,苏老的胆汁被引流了出来,本以为病情会慢慢好转,没想到过了没多久病人出现了呼吸衰竭。

五个器官衰竭命悬一线

很快苏老从普通外科迁往了医院的重症医学科,马上用上了呼吸机。张民伟回忆说,苏老转到重症医学科后病情变化很快,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肺部和肝脏五个气管都出现了严重问题,如血小板只有30万,而正常人要达到200万,他马上要面临出血的危险。

尽管医生用了最好的手段和药物,维持病人的血压、辅助呼吸治疗、抗感染治疗,但是,病情似乎还在加重。医院组织了全院会诊,张民伟认为必须再次做胆汁的引流手术,不然很可能就没希望了。28日,医院再次为苏老做胆汁引流手术,转机也由此出现。张主任说:“苏老的肾功能首先恢复,接着血小板也升上来了,肝功能也慢慢好转,我们知道有希望了。”

在重症医学科持续抢救了十多天,苏老终于转危为安,前两天拔掉了气管插管。

“第一医院让我重生”

微笑着坐在病床上的苏老说:“我今年70岁了,但是我认为我还没有满月。从25号凌晨住院到马上要出院还不到一个月,我却死了一回又活过来了,是这个医院的医生、护士甚至整理卫生的工友帮助我获得了重生。”他认为,这里的医务人员很尽职,不分昼夜抢救病人,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住院期间,苏老的子女一度想拨打SOS将他送回新加坡。张主任认为,病人五个器官衰竭,血压又靠升压药维持,路途又那么远,此行必定凶多吉少。他召集医务人员说:“不能让苏老‘客死他乡’,我们必须尽全力抢救。”就这样,在家属的配合下,他们尽全力抢救病人。

据了解,化脓性胆管炎引起的全身五个器官衰竭的死亡率几乎是100%,苏先生重获新生可谓死里逃生。

苏老说是医务人员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上一条:我市两医院成艾滋病治疗定点

下一条:周三到第一医院了解风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