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前头部砸伤留下瘢痕 摩擦成“癌” -6旬男子癌吃掉颅骨,脑洞大开

发布日期:2016-09-01     点击数:

55年前一次头部砸伤埋下祸根,愈合的瘢痕竟然癌变,鳞状细胞癌将颅骨“吃”掉了一大块。所幸的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神经外科、胃肠外一科联合为其补上头部大洞。

55年前的头部砸伤酿成癌

来自安溪的王先生今年60岁,5岁跟小伙伴玩耍时头部被石头砸伤,1-2年才愈合,留下个瘢痕,从那以后,瘢痕处 “一毛不长”。然而没有红肿、破溃,头晕头痛,王先生也没把这个瘢痕放在心上。今年3月,王先生骑摩托不慎摔倒,头顶部瘢痕被头盔顶部擦破。王先生自己买些药涂,以为涂涂就会好起来,然而一个月下来,非但不见好,反而出现更大溃破,有时还出血。这时,王先生才开始到附近医院治疗,然而奇怪的是,尽管坚持换药治疗,但头皮溃疡仍一直不见好。

这下,王先生慌了,赶紧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就诊。“头顶部可溃疡面积达15*10cm,更糟糕的是,我们还看到头顶部肿瘤所在位置颅骨完全被肿瘤侵犯,造成大面积颅骨缺损。”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廖立新主任表示,瘢痕表面凹凸不平,中间可见凹陷创面,深约1cm,直径约3cm,少许肉芽生长,有血性分泌物。

烧伤整形科廖立新主任将大网膜覆盖在脑洞,进行血管吻合及植皮

从患处取皮肤样本进行病理检查发现,让王先生头部伤口迁延不愈的是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三科联合施救

“癌将颅骨吃了一大块,并侵犯了静脉窦(脑部绝大部分血液回流通道),癌细胞堵住了上矢状窦。”廖立新主任表示。

“上矢状窦是脑部静脉血液回流的重要通道,静脉管壁比较薄,结构特殊,没有像动脉一样大的弹性和收缩性,一旦损伤破裂可造成致命型的大出血,最后导致病人心跳呼吸骤停;该患者肿瘤巨大肿瘤侵犯的范围达十多公分,同时肿瘤正好位于脑运动功能区且肿瘤与正常脑组织及其血管界限不清,切除肿瘤过程中随时可能损伤脑组织而导致病人肢体瘫痪;最关键的是肿瘤侵犯上矢状窦,造成该段静脉通道梗阻,同时,肿瘤周边新生静脉血管形成注入正常矢状窦内,这为手术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果在切除肿瘤组织时万一损伤到静脉窦或新建立的静脉回流通道,其后果不堪设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谭国伟主任表示。

烧伤整形科、神经外科、胃肠外科联合会诊,反复进行术前讨论,决定三科联合为王先生进行额顶部中分化鳞状细胞癌切除术、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大网膜游离移植术+游离皮片移植术。

烧伤整形科、神经外科、胃肠外科联合开展额顶部中分化鳞状细胞癌切除术、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大网膜游离移植术 游离皮片移植术

为了彻底清除肿瘤组织,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谭国伟主任使用现代高科技随时设备超声刀一点点乳化,再使用超声吸引器一点点清理,从早上一直到下午三点,才将肿瘤组织清除干净。

由于王先生颅骨及硬脑膜已被癌吃掉了一大口,脑洞大开,谭国伟主任用人工脑膜及钛网罩住王先生脑洞,胃肠外一科李业华主任医师取出腹部的带血管的大网膜,廖立新主任将大网膜覆盖在脑洞,并将大网膜的血管与脑部血管吻合,还取左大腿外侧皮肤,移植到头部,并进行了小血管的吻合。术后,医务人员轮流守候在病房,勤换药,精心施治。在经过大家近一个月的努力,移植的皮肤一点点地变红润了。这饱受折磨的皮肤九死一生,终于存活了。

胃肠外一科李业华主任医师取腹部带血管的大网膜

“瘢痕组织不同于正常的皮肤组织,反复摩擦容易发生癌变。王先生头顶的瘢痕由于长期头盔的摩擦已出现癌变。”

廖立新主任提醒,如果身上有瘢痕疙瘩,如烧伤或外伤后的瘢痕疙瘩,如果发生了溃疡等变化,可一定要提高警惕。若经过治疗,这些病变反而增大,或者破溃、变硬、变厚、色素加深、角化过度甚至出血,这时,应该警惕有癌变的可能。特别是伤口总不能愈合,愈合后又很快裂开,整个过程反反复复,这就有可能是癌变的征兆。

据了解,这种用大网膜游离移植修复颅骨巨大缺损的病例尚属全省首例。

上一条:“莫兰蒂”台风过后,常见疾病预防指南

下一条:海峡两岸慢性病分级诊疗高峰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