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讲3D胸腔镜 肿瘤专家纷纷涨知识
肿瘤医院组织开展业务学习 首堂课院长姜杰教授生动开讲
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临床医疗需要,5月11日,肿瘤医院组织肿瘤专家们进行业务学习,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姜杰教授率先为大家带来一堂生动而精彩的讲课——3D胸腔镜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癌症连续17年成头号杀手,首位肿瘤死因为肺癌, 肺癌已连续三年成为厦门居民死因之首。3D胸腔镜是在三维视觉下通过操作孔使用器械进行的手术。可减少创伤对心肺功能影响相对较小,而胸内处理病灶与传统开胸同样彻底。”课上,姜杰教授为大家带来《3D胸腔镜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与现场的肿瘤专家们分享了如何把握3D-VATS肺癌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以及3D电视胸腔镜的优势与不足。

不仅如此,作为院内首位操作过达芬奇机器人的医生,姜杰教授从自己的亲身体会比较3D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优劣势。
据介绍,早在2013年,姜杰教授带领胸外科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3D胸腔镜,完成福建省首例肺癌根治术。«3D-VATS肺病变切除术»发表中国微创外科是国内首次报道。截至目前,已开展胸部手术---肺、食管、纵膈等上千例。据了解,姜杰教授带领胸外科团队最早开展3D胸腔镜、开展的例数也最多。今年6月份将受邀参加欧洲年会并大会主题发言。

但姜杰教授强调,“无论2D、3D、机器人等都是操作手段,都是肺癌治疗过程中的一个方法,最终目的是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课上,姜杰教授还分享3D手术视频,让肿瘤专家们都戴着3D睨身临其境地观看了3D胸腔镜手术过程。

“今后肿瘤医院将定期开展业务学习,我们要做到业务学习常态化、活跃化、落实化,不断学习世界新技术,应用国内早新开展的技术。全面提高肿瘤医院医疗水平,达到省内一流,国内先进,造福肿瘤患者的目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医院院长罗琪教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