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首家早期胃癌筛查协作中心落户第一医院

发布日期:2016-01-29     点击数:

省首家早期胃癌筛查协作中心落户第一医院

早期癌症筛查项目正式启动,仅需少量血就可筛查早癌,节后在肿瘤早期诊疗门诊将正式开展

1月29日,闽西南早期胃癌筛查协作中心成立大会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医院肿瘤早期诊疗启动会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国家消化病临床中心主任李兆申教授给予授牌。自此,我市首家早期胃癌筛查协作中心、也是闽西南早癌筛查龙头(引领)单位,落户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今后,只要抽取少量静脉血,就能筛查出是否患上早期胃癌,节后在肿瘤早期诊疗门诊将正式开展,现在可在正常预约系统进行预约。

据了解,本次省内近200名专家齐聚一堂。“我们还将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立闽西南早癌中心。”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肿瘤中心主任罗琪表示。

现状: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低

根据《厦门市2014年健康报告》我市胃癌的发病率较高,按发病率统计,排名在前的肿瘤为肺癌、肠癌、肝癌、胃癌。胃癌排所有癌症的第四位。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接诊的胃癌患者来说,97%为中晚期。“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个家庭”李兆申教授表示。

“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中晚期胃癌则低于20%。”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肿瘤中心主任罗琪表示,“早癌的生存率远高于中晚期,因此,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是胃癌防控的重要策略之一。”

对策:两毫升的静脉血即可进行胃癌初步筛查

据悉,闽西南早期胃癌筛查协作中心成立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医院肿瘤早期诊疗项目的启动,这意味着将会有更多人尽早发现胃癌,及时得到治疗。

然而一讲到胃癌的筛查,很多人立马会想到胃镜。以往,我国主要通过胃镜来发现胃癌,但胃镜患者的耐受性较差,不适合于大面积人群的普查。等到身体有所不适通过胃镜发现的胃癌,95%已经处于中晚期了。

早期胃癌筛查主要是运用简便、无创的血清学检测方式进行筛查,主要包括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HP抗体检测等血清学检测项目。即抽2毫升的静脉血,即可进行胃癌初步筛查,高风险患者再进一步进行胃镜检查确诊。

“通过血清筛查发现的早期胃癌患者,恰恰是平日里都没有特殊症状的患者。早期胃癌患者大多都没有特殊的症状,胃早癌风险筛查(套餐)可有助尽早发现潜在的风险。”

提醒:

个性化早癌筛查套餐

为高危人群提供早期筛查

罗琪副院长表示,通过大肠癌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肺癌基因甲基化检测、肿瘤患者基因突变检测,发现异常的基因,进行定期随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干预。尤其是肠癌、胃癌、肺癌等高危人群。

比如,具有以上胃癌高危因素的人群每年接受一次胃早癌风险筛查,结果若有异常,应根据医生建议考虑接受胃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早治疗干预。

目前,血清学初筛结合内镜诊治发现早期胃癌对于提高胃癌的治愈率很有意义。据悉,早在2015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率先成立了肿瘤早诊早治小组,开设专业肿瘤早期诊疗门诊。

目前,针对我市高发的肿瘤,引进先进的液体活检、基因检测等精准医疗技术,按照不同风险人群制定早癌筛查套餐,有胃癌早癌筛查套餐、大肠癌早期筛查套餐,肺癌早期筛查套餐。

“我们目的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精准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准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早期诊疗小组薛增福博士表示。

胃癌高危人群:

年龄40~79,且有下列之一者:

既往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血清抗Hp-IgG(+)/C13呼气试验(+) /病理(+)

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恶性贫血等癌前疾病,胃粘膜中度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等癌前病变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

高盐饮食(平均盐摄入量大于20克/天)

喜食腌熏煎烤炸食品(平均3顿/周)

吸烟(平均吸烟量大于2000支/年)

重度饮酒(平均折合酒精量50克/天)

结直肠高危人群:

(1)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史;

(2)本人有肠道息肉史;

(3)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

(4)同时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者:慢性便秘、慢性腹泻、黏液血便、不良生活事件史、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

慢性腹泻指近2年来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

慢性便秘指近2年来便秘每年在2个月以上。

肺癌高危人群:

1.年龄在40岁以上

2. 肺癌家族史,长期吸烟,吸烟史≥30 包/年(或者吸二手烟超过20年)

3. 长期工作在密闭的环境中、长期工作在粉尘颗粒较多的环境,

其中只要满足两项的市民,就应该每年定期进行1次。

案例:

71岁的曹先生,去年9月以来,中上腹有时隐隐作痛,去做了内镜检查,提示为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然而照着胃炎吃了药,却丝毫没见效。进行胃早癌风险筛查套餐检测后,发现胃泌素超过正常值的三倍,胃蛋白酶原也都显示异常。“这些都提示存在肿瘤。”后再行放大胃镜仔细检查,果然发现早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癌在常规白光内镜下容易漏诊

日本多采用NBI(染色内镜)+放大内镜来筛查,这样才能发现早癌。但是放大内镜并不适合常规筛查,主要是耗时增加检查痛苦。”薛增福博士表示,因此,要先通过早癌风险筛查套餐发现风险,高风险患者再进一步进行胃镜精查确诊。

肿瘤早期诊疗门诊:

时间:周一、周四上午

出诊专家:薛增福博士

上一条:医院保安拾金不昧 归还患者万元“救命钱”

下一条:2015年自身免疫国际论坛在厦圆满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