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孩都是衣食无忧,父母都尽可能地提供丰富的营养,但是小儿贫血在儿科门诊中并不少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温红医生表示,现在的小儿贫血大多是孩子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家长切莫给孩子乱进补。
在门诊中,儿科医生经常听到家长的抱怨,说给孩子吃了各种营养品,但为什么孩子仍然是贫血呢?温红医生表示,小儿贫血的原因有很多,而家长往往没有分清原因,就给孩子滥进补,没有对症下药,当然不能改善贫血状态。“很多小孩不爱吃东西,挑三拣四的。有些家长往往没有分清原因,误以为小孩没食欲是因为脾胃不好,就努力调脾胃,滥进补,反而误了事。如果到医院查清楚病因,及时给小孩补充了铁,食欲一下子就可以好起来。”她说。
据介绍,导致小儿营养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有:1.早产、双胎导致铁储备不足;2.婴儿生长发育快,4-5个月体重翻倍,储备铁用完,没有及时添加辅食;3.人工喂养和牛奶过敏导致的小肠慢性出血,或者偏食;4.有慢性腹泻导致铁消耗增加;5.很多塑料玩具含铅,可导致贫血。
温红医生提醒,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家长就需要警惕小孩是否贫血:孩子脸色苍白,精神萎靡,不爱动,注意力不集中,全身乏力,嗜睡,情绪烦躁,食欲不好,抵抗力差等。
“营养均衡是防治营养性贫血的关键,家长不要过分依赖各种营养补充剂。”温红医生建议,如果是轻度的营养性贫血,可以采用食疗方式,比如多吃动物内脏、木耳、香菇等食品;若是重度贫血,就需在医生指导下采取药物治疗。
(来源《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