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师节。随着新学期的到来,辛勤的园丁们又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因为职业的关系,教师们常常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医生指出,咽炎、颈椎病、静脉曲张已成为危害教师健康的“三座大山”。
案例1
说话时间长
咽喉疾病高发
张老师有着10年教龄,用她的话说,“老师就是一个话痨子,上课要讲话,下课和同事、学生交流也要用嗓子。”虽然上课很注意控制音量,有时候也借助“小蜜蜂”提高音量,但是一天三四节课下来,她还是经常感到喉咙嘶哑,回家都不想说话。
【把脉】 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骆献阳主任说,教师用嗓子非常频繁,但往往没有注意嗓音保健,慢性咽炎等咽喉疾病在教师中比较普遍,大都是因为急性咽炎没得到及时治疗或反复发作的结果。
【预防】 老师在讲课中要注意音量,切勿太大声或急切地说话,课间休息时让声带也休息一下;常喝温开水,润滑喉咙;尽量少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吸烟、少喝酒对声带起着保护作用。最重要的就是正确用嗓,将胸式呼吸改为腹式呼吸,此外,如果发现自己患有急性咽喉炎应及时就诊。
案例2
站着上班
腿上爬满“蚯蚓”
辛辛苦苦在教育战线上奉献了快30年,随着年龄的增大,王老师腿上的“蚯蚓”也越爬越多。他知道那是静脉曲张,与长时间的站立有关,但是身为教师又不可能上课的时候搬个凳子坐。
【把脉】 第一医院肝胆胰血管外科周彦明副主任医师介绍,下肢静脉曲张在教师中特别常见,这是一种持久站立、体力活动强度大引起的病。教师上课久站,下肢静脉中的血液长时间不能向心脏回流,都积在腿和脚的静脉里,腿脚肿胀不说,腿上还会出现像蚯蚓一样的青筋,严重的会出现小腿血管怒张,局部发青发紫,最后只有做手术。
【预防】 教师上课时注意适当走动,不要总站着不动,课间休息时坐下,把腿抬高,下班回家后,坐在沙发上休息时,把脚搭在茶几上也是很好的预防办法。不妨贴身穿一双高弹的长筒袜,穿着弹力袜可利用外在压力减少运动时产生的水肿。
案例3
伏案时间多
头晕想吐脖子硬
高老师是一名语文老师,参加工作才满1年。备课、批卷子、改作业,都得长时间伏案工作。尤其是遇到改作文时,一个班级40多人,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上班不到半年的时候,高老师就觉得脖子僵硬,经常感到眩晕想吐,后来到医院就诊,医生说是颈椎病,跟他长期伏案工作有关。
【把脉】 第一医院康复科睢承志主任说,除了上课,老师工作的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低头状态,而低头时颈椎间盘内的压力最大。伏案工作会让颈椎承受过大的压力,久而久之,就形成慢性的劳损。
【预防】 尽量避免长期不变的伏案姿势,隔1小时就稍休息一会儿,改变坐姿,做做颈椎保健操,缓慢地做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及回环运动。平常要坚持运动锻炼,平时可以多游泳、打球,参加一些户外运动,这样有利于肌肉疲劳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