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了,孩子们纷纷重返课堂,几十个小朋友挤在同一间教室,稍不注意,病菌就容易传播。医生提醒,每逢开学,儿科门诊就会迎来一轮就诊小高峰,特别是幼儿园的低龄儿童和刚上小学的孩子,最容易被四类疾病盯上。
上呼吸道感染
预防:不要穿太多,汗湿、
尿湿及时换衣服
第一医院儿科肖继红主任医师介绍,幼儿园的小朋友由于不适应新环境,开学之初喜欢哭闹,饮食、睡眠规律被打乱,很容易上呼吸道感染,并且在班级里面交叉感染,出现多人同时患病的情况。肖继红建议,幼儿家长要充分和老师沟通,一旦发现孩子尿湿,要及时更换衣裤,孩子入园时不妨为孩子多备几条隔汗巾,孩子玩耍或哭闹后衣服汗湿,请老师帮忙及时更换。
接下来季节转换,气候变化,幼儿抵抗力较差,也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肖继红特别提到,闽南不少老人喜欢捂着孩子,生怕孩子着凉,一些幼儿被包得紧紧的,都捂出痱子了,家人还担心穿得不够。其实,幼儿新陈代谢比大人旺盛,也比大人更耐寒,家长穿多少衣服,孩子就穿多少,不必刻意多穿衣服保暖。从小穿得太多,孩子日后体质更弱,稍一受凉就容易生病。如果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烧,更不能捂得紧紧的,以免引起高热惊厥。
秋季腹泻
预防:接种疫苗,勤洗手,
消毒餐具、玩具
每逢九月、十月,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就开始发威,一直持续到春节前后。肖继红说,秋季腹泻好发于低龄幼儿,常合并呼吸道症状,如发烧、咳嗽等,然后开始拉肚子,大便呈蛋花汤样,多的一天可拉十几次。拉肚子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拉肚子引起的脱水,因此,腹泻严重时要及时就诊,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预防秋季腹泻,可提前接种预防轮状病毒的疫苗。家长和老师要教导幼儿经常洗手,幼儿的餐具、玩具要定期消毒。
脓疱疮
预防:不要接触沾有患儿
脓液的衣物、毛巾
脓疱疮也是幼儿常见的一种疾病。第一医院皮肤科林维嘉主任医师介绍,脓疱疮俗称黄水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脓疱疮的黄色脓液有传染性,可以通过接触传染,暴露在外的头面部、四肢最容易“中招”。如果班级里有孩子得了脓疱疮,患儿的衣物、擦过脓疱疮的毛巾等,都可能沾有脓液,要单独用开水烫洗,不要和其他孩子的用品混在一起。
有的家长会自行给患儿涂抹药膏。林维嘉提醒,常见的皮炎平、无极膏等药膏含有激素,如果涂在脓疱疮上面,会加重病情。可以适当涂一些百多邦等抗菌的药膏。如果脓疱疮渗出液体多,不要随便用药膏,而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发热长疹子
预防:经常开窗通风,
洗净手,喝开水
肖继红特别提醒,如果幼儿发热的同时身上长疹子,家长和老师要格外重视。很多疾病都会表现为发热和皮疹,像手足口病、水痘、风疹、麻疹、猩红热等都有类似表现,症状轻重不一,诊断起来比较复杂,而且传染性较强,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最好让专业医师来判断,及时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预防这类疾病,要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教室和卧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