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原声】
“在紧急突发事件面前,第一医院已有一套周详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但最关键的还是个人的责任心和‘生命第一’的抢救意识。接到救治任务后,医院各部门紧密协作,充分展现了我院医务工作者‘仁心仁术’的风采。”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姜杰
“第一个‘一小时’非常重要,是排兵布阵的关键。为了让医护人员在这关键的‘一小时’内准确判断、迅速处置,第一医院全院总动员,行政后勤、总务保障等部门纷纷参与,为临床一线救治保驾护航。”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童绥君
厦门BRT公交车放火案发生后,17位伤员被送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救治。院长姜杰、党委书记童绥君领衔伤员集中医疗救治工作,党委副书记郭佩钗负责对外联络、家属情绪安抚、后勤保障等工作;专家小组由童绥君任组长,医务部主任苏志英配合,烧伤科、呼吸科、急危重症医学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普外科、护理部等十几个专家任组员,对伤员全力抢救。
院长姜杰坚守一线统筹指挥,连续48小时未合眼。各级医生默契配合,加班加点救治伤员,护理部和后勤保障等部门也迅速行动起来,为守护生命竭尽全力。连日来,全院各部门紧密协作,用仁心仁术织就牢固的生命守护网。
三分医疗 七分护理
全院护理人员大调整,专科护士火速支援
第一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ICU)主任张民伟说:“三分医疗,七分护理。在日常的医疗活动中,护士的工作量绝不亚于医生,医生负责‘构思’整个治疗方案,寻找病情变化的‘蛛丝马迹’,而护理人员则负责实际的操作执行,既要动脑也要动手。”
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丁玉兰用“大调整”形容此次医院对全院护理人员的调配。6月7日晚,有70多名休息在家的护理人员、10多位护士长主动赶来医院帮忙,在他们当中,有的家里有嗷嗷待哺的子女,有的儿女正在参加高考,有的则是即将退休的“白衣天使”,但大家彻夜加班,无怨无悔。
烧伤病人的护理专业性很强,尤其是做完切削痂植皮手术后的病人,对于翻身的方法和时间等都有很特殊严格的要求。丁玉兰强调:“一定要有烧伤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经验的护士才能出色完成烧伤病人的护理任务。”
为此,第一医院护理部紧急对医院护理人员做了调整,从全院护士中抽调了20名有丰富ICU护理经验的护士支援ICU,8名有丰富烧伤护理经验的护士支援烧伤科。现任神经外科护士长陈一霞曾在烧伤科担任过护士长,被紧急抽调到ICU支援。省协和医院、莆田、南平、龙岩等地市医院的烧伤科专业护士也紧急赶到第一医院支援。厦门市卫生局也从厦门各医院抽调了多名经验丰富的护士支援第一医院ICU。
调整后,部分科室护理人员出现紧张情况,护理部根据需要进行了合理补充。“调整后除了保证人力外,还要考虑到每个人的专长和科室的不同需求,保证护理质量。”
目前第一医院对重症烧伤患者采取一对一的护理,一名重症病人配一名ICU专科护士和一名烧伤科专科护士。
综合协同 坚强保障
医务、护理、保卫、设备等全院总动员保驾护航
“第一个‘一小时’非常重要,是排兵布阵的关键。”第一医院党委书记童绥君说,为了让医护人员在这关键的“一小时”内集中精力准确判断、迅速处置,第一医院全院总动员,行政后勤、总务保障等部门也纷纷参与进来,协调床位、疏导交通、安抚家属,为临床一线救治保驾护航。
为全力以赴做好事故伤员的救治工作,7日晚,在伤员送到医院前,第一医院迅速成立了伤员领导小组和专家救治小组两个组,之后每天上午8:30组织大会诊确定治疗方案,确保伤病员得到有效治疗。领导小组由姜杰担任组长。
作为领导小组组长,姜杰连续48小时未合眼,对医院的各项救治工作做了详细分工。同时,为保证伤员救治工作持续有序进行,第一医院建立了院领导和职能部门内部轮班制度,院领导分成四班,每班两人,保证第一时间有人协调处理紧急情况。
姜杰说:“在紧急突发事件面前,第一医院已经有一套周详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但最关键的还是个人的责任心和‘生命第一’的抢救意识。接到救治任务后,医院各部门紧密协作,充分展现了我院医务工作者‘仁心仁术’的风采。”
事件发生后,第一医院医务部、护理部负责调配全院医疗资源,增派医务人员,支援急危重症医学部、烧伤整形科伤员救治工作;感染管理部加强了对急危重症医学部、烧伤整形科病区的医院感染指导及管理工作,确保伤员安全度过感染期;保卫部加强对重症医学部、烧伤整形科、急诊楼一楼等关键环节的安全保卫工作;总务部门既担负起卫生保洁工作,又成了医务人员的‘炊事班’;设备物质部和药学部紧急采购千万余元的设备、耗材和药品;麻醉手术室端午节三天全面取消假期,为医生提供手术保障;客户服务部负责住院治疗患者家属及失去联系人员的家属接待、情绪安抚及心理辅导联络工作。此外,第一医院还在急诊综合楼二楼专门开辟出伤员家属接待处和志愿者服务区。在服务区里,第一医院和慈济的志愿者们为伤员家属提供一对一的陪伴和心理疏导。
每一个环节、每一次会诊、每一台手术,看似医院日常应该完成的工作,却是股股爱的暖泉。受伤最严重的伤员全身烧伤92%,他手术时,医务部苏志英守在手术室门口寸步不离;急诊科陈丽花、艾美花、尚睿睿、李伟在完成本科室任务后主动去烧伤科支援;烧伤专用药品磺胺嘧啶银缺货,药学部邵志宇多方联系,把在休假的药厂仓管叫回来发货;设备物质部谭国平主任冒雨开车到机场接收医疗器械……
一直坚守在一线的姜杰表示:“治病救人是医者的职责,我们无怨无悔。我们要用全部的力量守护神圣的生命,虽然我们已经疲惫不堪,但是请相信我们,奇迹会一次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