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厦门BRT公交车放火案发生后,最重的伤员都被送到了ICU。
事故发生时,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主任张民伟正在福州出差。当晚,得知7名危重伤员正送往ICU抢救,他赶紧通过电话指导科室医护人员紧急施救。当时动车已停运,他叫了一辆车飞奔厦门,只用2个多小时就抵达医院。
感觉肩上的担子
重如千钧
进入ICU,张民伟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躺在里面的7名危重伤员都已休克,全身烧伤面积都在50%以上,其中2人发生呼吸衰竭,只能靠呼吸机维持呼吸,其中最严重的一人全身烧伤面积达92%,而且重度烧伤面积占75%,另有一人气道严重受损,命悬一线。
“突然集中来了16个住院伤员,重症比例如此之高,对第一医院来说,是从未有过的。”正如第一医院童绥君书记所说,“纵是久经沙场的医疗专家,也深感压力巨大。”
张民伟的确感觉肩上的担子重如千钧。还没等他喘口气,第一个高难度挑战已经来临——那名受伤最严重的伤员血压直线下降,超大面积的烧伤创面结痂后又限制了胸廓起伏,引起呼吸困难。张民伟迅速反应,请烧伤科医生立即实施皮肤切开减压,解除胸廓限制,ICU医生快速给予大量液体补充,同时密切监测和维持生命体征。眼看血压渐渐稳住,可紧接着患者又出现红细胞破碎、肌红蛋白尿,张民伟即刻使用人工肾,对患者血液净化。经过紧急抢救,患者的病情总算暂时稳住。
每一关都可能是
生死考验
医护人员还没来得及歇歇脚,8日凌晨3点,气道受损严重的那名伤员突然出现窒息性呼吸困难,气道压力异常增高,呼吸机的氧气都打不进去,心脏每分钟狂跳150多下,一场生死营救又拉开了序幕……
对严重烧伤病人来说,第一个48小时至关重要。张民伟率领的ICU医护人员都没合过眼,他们绷紧了每根神经,密切监测,及时施救,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陈旭主任等外地专家的帮助下,一次次把危重伤员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虽然目前这些危重伤员情况还算平稳,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后一定能平稳。他们以后还要闯很多关,每一关都很可能是生死考验,ICU随时要跟上。”张民伟说,严重烧伤会损及全身脏器,ICU就是要尽最大努力维护这些脏器,为烧伤治疗提供条件,“我们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