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病人挤爆医院续:第一医院设儿童区杜绝走廊输液

发布日期:2008-08-07     点击数:

先前报道:夏夜病人挤爆各大医院急诊室 医生不够病人扎堆

昨天,市第一医院率先整治“急诊不急”现象,着手给急诊增配人员,引进设备,设立成人、儿童输液室。在急诊大楼建成之前,先完成“小型一站式急诊”建设。

看急诊做个检查,得摸黑走上半天;配备不足,急诊室医生救不了急;不管什么病,多掏2元就可以挂急诊,医生平均3分钟看一个病人;社区诊所跟着居民一起下班,感冒发烧,也得到大医院去挂急诊……急诊,最后急的是病人。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部主任张自立介绍,医院领导看到本报关于“急诊不急”的报道后,马上对急诊进行整治,将增加6位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医科大学硕士生和6位护理。在就诊高峰期,只要急症病人排队超过半小时,或同时有3位急症病人,医院将马上派出二线值班医生增援。

张自立说,医院还在优化就诊流程方面着手,增加儿童输液室,将儿童和成人输液室分区,增加护理人员,实现分开管理,在8月中旬杜绝在走廊输液的状况。

另外,开设急诊病房,解决病人住院难和短期急诊治疗的问题。在急诊室还将增设辅助检查设备,如数据传输心电图,病人只需在急诊就可做心电图检查,医生可远程查看数据;台式和便携式一体的B超机,床边血液分析系统和针对胸部与四肢等部位的先进拍片设备。除了CT、磁共振等大型设备和特殊部位的X光片外,其他检查均可在急诊室完成,实现“医生动,病人不动”,更好地照顾到危重病人的需要。

危重病人和120外伤重伤病人将通过“绿色通道”率先获得急救处理。候诊区有护士专门对病患进行观察,发现病情危急的患者及时送入就诊区域。“我们还将恢复‘急诊药房’,方便急诊病人取药”,“急诊室包下了诊断、检查和治疗各个环节,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于感冒发烧的病人占用急诊大部分资源的问题,张自立说,只有39.5℃以上的感冒发烧患者,才能享受优先就诊的权利。对于每个到医院急诊的患者,护士将进行预诊,做出分诊安排,如果急诊出现状况,马上有人员跟上至抢救室施行抢救。

张自立告诉记者,为了改善感冒发烧病人都往大医院涌的状况,市第一医院接手的7个社区已经从7月26日起开设直至晚上9点的夜间门诊,周末也没有休息。

厦门网讯(记者 刘蓉 实习生苏雯 通讯员 高树灼 摄影 张淇辉)

责任编辑:陈冰华 来源:厦门晚报

上一条:两社区医疗中心开诊

下一条:第一医院新增停车位百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