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肾病患者不知怎么吃

发布日期:2009-09-21     点击数:

不少人道听途说,走入饮食误区;第一医院9月将开设肾内科营养门诊,教患者营养治疗

▲ 漫画 小牛

昨天上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第8届肾友会,到会肾友及家属近百人。肾内科主任张燕林说,现在有个突出的问题,七成以上的门诊病人不知道该如何对肾病进行营养治疗,不少人只是查查网络,或道听途说,即使有错也“照单全收”。

51岁的李女士自从被确诊患有慢性肾病后,就开始控制蛋白饮食。只吃素,不吃肉,连豆腐都一口不动,可是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一天比一天瘦。虚弱的她被家人送到某医院肾脏内科,医生经过细致检查和分析后,对她进行了认真的饮食指导。这时,李女士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低蛋白、限蛋白”而不是“无蛋白”饮食。

张燕林说,向李女士这样的肾病患者非常多见,由于对肾病了解得不透彻,对自己的具体情况不清楚,常常走入饮食误区。张燕林曾接诊过一位20岁的年轻人,由于饮食控制不当,不到3年就需要进行肾透析,最后只能进行肾移植。他说,一般人2年就从肾衰早期发展到中期,如果能坚持医生的营养“处方”,可以推迟透析,有的可以争取10年以上的时间,省下几十万元的高额费用。

张燕林说,血透患者在透析时一躺就是五六个小时,每周要两到三次。经济的负担加上对疾病的恐惧,患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因此,肾内科不应只是简单的关注患者的疾患,还应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发,从营养、心理等角度为患者提供综合健康服务。对此,第一医院肾内科将率先提出肾脏病防治、营养治疗、心理治疗一体化的呵护治疗模式,派出多名医护人员参加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并将在9月开展我市首家肾脏病营养门诊、心理咨询门诊,从营养、心理等角度为患者提供综合健康服务。

【案例】

一顿吃4个汉堡的运动员 如今只吃一小碗面线

女儿烫伤了手,黄先生陪她到医院换药,结果他自己突发腹膜炎。手术时,医生意外发现,他有两套泌尿系统,是三囊肾。这个意外的发现,要求他立即改变30多年的饮食习惯。

多出的囊肾突然破裂,造成急性腹膜炎。在此前半个月,他已经出现腰酸、肚子发硬的症状。但长期从事与运动相关的职业,又是一名国家二级运动员,身体一直很棒的黄先生从来没把自己的腰酸症状与肾脏联系到一起。

医生要求,黄先生以后必须长期坚持低盐、低蛋白饮食,且要少吃多餐,减少肾脏负担。妻子说,丈夫原来的饭量大得惊人,“就拿洋快餐来说,要吃饱,至少需要4个汉堡,还不包括鸡翅、可乐。”如此大的饭量,突然要减少到每餐只有一小碗面线、一碟青菜,黄先生实在不习惯,天天想方设法讨吃的。家人不给,他还发脾气:“我肚子饿了,为什么不能吃?”

为了丈夫的健康,妻子特地从网上下载了一套软件,每天对他摄入的蛋白进行换算,严格控制饮食,一天吃五六餐。家人对他的饮食控制甚至达到过敏的程度,听到家里有塑料袋响动,妻子马上就问:“是不是你又在偷吃了?”

经过两年严格的饮食监控,黄先生的肌酐达到正常水平,除了饮食还需要稍微控制,他的生活已经和正常人差不多了。但直到现在,黄先生在吃的方面还是无法习惯,妻子感叹:“要改变一个正常人30年的饮食习惯实在不容易,不单患者自己要有毅力,还须家人的配合,更需要心理上的疏导。”她认为,医生对患者进行干预效果会更好。

【数字】

据调查结果显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与乙肝患病率相当,大约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会有某种形式、不同程度的肾脏受损,而患有慢性肾脏病的人群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更是健康人群的20倍以上。

【提醒】

每年应定期检验自己的尿液、血液和血压,这可以显示大部分肾脏问题的早期迹象。尤其高血压、糖尿病、代谢性疾病(高血脂、高尿酸)的病人及乙肝、结核、早产儿、低体重儿是慢性肾脏病的高发人群。

上一条:肝癌患者一般需要接受介入治疗需要

下一条:4岁女孩玩漫步机肠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