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如今已替代传染病,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每年9月第4个星期日是世界心脏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心血管疾病及其预防知识。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保障人类心血管健康的4大因素包括: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姜朝晖说,其中心理平衡最关键。
随着近年来社会压力逐渐增大,临床上,心血管疾病患者日益增多。姜朝晖表示,甚至一些30岁出头的年轻女性就出现了高血压症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一旦处于紧张状态下,血管就会收缩,血压升高,长此以往就容易出现高血压。
姜朝晖介绍,在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经常有一些事业有成的男士患了心血管疾病来求医,他们往往就是因为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再加上生活无规律、饮食不健康,最终患上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
姜朝晖告诉记者,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给自己适当放松,并能及时调节心理状态,使心理保持平衡状态,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吸烟对心血管损害也很大。姜朝晖介绍,以往人们都觉得香烟对肺部的影响比较大,实际上,香烟中的尼古丁也会严重地损伤血管,最终造成血管狭窄,引发高血压。而适量的饮酒则有利于心血管健康。国外有一项调查显示,法国人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比欧美其他国家低,这与法国人普遍爱喝葡萄酒分不开。
“现在很多人对高血压并不太重视,特别是一些无明显症状的高血压患者,往往不了解这种疾病。而实际上,高血压会慢慢演变成糖尿病,乃至冠心病,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血管破裂,这在心血管医学上被称为‘死亡四重奏’。”
姜朝晖表示,发现自己有高血压症状要及时治疗,同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防止心血管疾病恶化。
专家名片
姜朝晖 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留德博士后。
从事心内科临床科研工作15年,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治疗,目前重点研究方向是冠心病的介入性诊断和治疗。
健康在线预告
心血管病专家周五下午与您聊健康
25日15:00—16:30,本报将邀请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姜朝晖与读者Q聊心血管健康,欢迎加入商报健康QQ(50624998)或商报健康群(24558502)参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