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仅四天的新生儿,因呼吸急促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接受了支气管镜检查,据悉这是我省支气管镜检查龄最小的患者。
2月中旬,欢欢出生了。正当一家人还沉浸在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中时,一个现象让他们感到丝丝不安。欢欢是个女婴,体重有5斤,出生后就呼吸急促,每分钟60余次。很快她被送到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救护中心,听诊时,医生说她右肺的呼吸音极低。经过相关检查后,医生怀疑欢欢右侧主支气管闭锁或右侧肺没有发育。
为了明确是何原因引起的呼吸急促,医务人员决定为其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但是摆在面前的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据第一医院儿科杨运刚副主任医师介绍,做支气管镜检查插镜子时必须等吸气,不能强制插入否则容易损伤喉部及声门,引起喉部水肿或喉痉挛。欢欢出生才几天,气管很小,呼吸急促,又是在局麻的情况下做检查,风险远大于成人,这就要求医生有娴熟的操作技术,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检查。
出生第四天,医生为欢欢实施了支气管镜检查。麻醉、插镜一切都很顺利,但是当镜子进入到声门下方2.5公分左右的地方却卡住了,有很多白色分泌物。杨主任说,主气管有狭窄,气管镜无法再往下走了,也就无法得知右侧支气管是否闭锁,还是被羊水堵住了。
杨主任说,欢欢气管闭锁是先天发育异常。他建议家长做气管的三维重建,了解是否有手术的机会,但是家属因经济问题选择了自动出院。
据了解,小儿纤维支气管镜主要用于不明原因的反复咳喘、痰中带血、肺部灌洗等诊断和治疗。由于难度和风险均较大,全国仅少数医院能开展,此次第一医院为出生仅四天的新生儿做检查也创下了福建省的一个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