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的百岁老太太一见到邱娜璇等医护人员就开心地竖起大拇指。
就诊
“就是手术中挺不过来,我也要做”
“医生,我实在受不了了,没脸见人了,请救救我吧?选”12月8日,100岁的孤寡老太太罗金桂不断哀求医生给她动手术。
罗老太太子宫脱垂达60年,目前已属三度,即最严重的一种。子宫整个掉在外面,连膀胱也掉出体外。
“老太太经常便秘,排便要用开塞露,之前她尝试使用子宫脱(专门治疗子宫脱垂的器械),但晚上要取下消毒,白天再戴上,她受不了。不堪子宫脱垂的困扰,她多次试图自杀,两次准备跳楼,两次准备上吊,还好,护理员及时发现。”老太太的朋友罗女士告诉记者。
因老人年龄太高,担心她的心肺肾等重要器官承受不了手术,导致功能衰竭,不少医院婉言拒收。
11月21日,老太太转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医生们一直跟她解释,您年岁已高,不适合手术。但她仍执意坚持:“就是手术中挺不过来,我也要做。”
医生
患者年龄太大,要不要做手术,医生曾经很纠结
“子宫脱垂容易造成小便失禁,大便困难,行走不便,一般不会危及生命,但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与人际交往,造成社交障碍,故俗称‘社交癌’。”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邱娜璇告诉记者。
百岁老人做手术,风险有多大,医生心里很清楚:超高龄的老人雌激素水平非常低,肌体弹性差,血管脆弱,很容易断裂,而且很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即使术前各项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但其各脏器功能差,手术稍有不慎,就易导致各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引发死亡。
面对老太太的不断哀求,邱娜璇陷入两难:不做手术,老人继续痛苦;做手术,风险太大了。
经过再三考虑,邱娜璇决定迎难而上。
考虑到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每一种情况,邱娜璇都拟定了应对办法,她专门请来了麻醉科、ICU、心内科、呼吸内科等科室的专家来会诊,并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以确保万无一失。
【术后】
每次看到医护人员
老太太就双手竖起大拇指
11月30日,在专家们的精心准备下,老太太开始进行手术。
“老太太输卵管上还有个6厘米的囊肿,因此我们采用开腹手术。”邱娜璇说。
手术当天,由邱娜璇主刀,按照术前部署有条不紊地进行,采用子宫悬吊术,最终解决了老太太的困扰。
“术后,考虑到老太太身体机能老化,为防止其肺部感染、心衰等并发症产生,我们马上将她转到重症监护室做精心护理。”邱娜璇说,刚到重症监护室那个晚上,医生护士们都一夜无眠。
12月14日,记者在普通病房见到了准备出院的罗老太太,术后的她大小便正常了,心情也很好,每次看到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她就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和感激之情,双手竖起大拇指,脸上绽放出心满意足的笑。
【提醒】
子宫脱垂,中老年妇女多发
子宫脱垂是妇科常见病,发病率在25%-40%之间,尤其多见于老年妇女,80岁以上的发病率在40%以上。据悉,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年接诊近100例。
邱娜璇介绍,子宫在盆腔中有一定的位置,如果沿阴道向下移动或脱出,就叫做子宫脱垂。临床上,子宫脱垂分为三度,最严重时,整个子宫都脱出阴道口外。轻度时,病人可能毫无感觉,可能只在站立、劳动和活动后掉出,休息后消失。随着年龄的增大,脱出物会逐渐增大,脱出时间也逐渐延长。
邱娜璇说,影响子宫脱垂的因素很多,有先天缺陷、急产、难产等产伤、肥胖、年龄等,这些都容易损伤支撑子宫的肌肉和韧带。不过,一般是在以上某几个因素共同作用下才发病。
手术是治疗子宫脱垂最有效的方法。平时,妇女可做些盆底锻炼,即提肛运动,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然后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