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有驱寒健体的功效,这使得泡温泉成为冬天休闲旅游的一大时尚。不过,有不少人因泡温泉出现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专家提醒,泡温泉谨防“温泉病”。
泡几次后,瘙痒症反而加重了
张老先生患有瘙痒症,皮肤较为干燥,冬天到了,他经常去泡温泉,当成强身健体的活动之一。泡几次后,他的瘙痒症反而加重了,并伴有大面积的红斑,四肢部位尤其严重。他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泡出了“温泉病”。
前几天,卢女士和同事一起去海沧泡温泉,回来后,她身上又干又痒,挠抓之后还起了红疹子,一连几天不见好转。她去医院检查,皮肤科医师告诉她,这是温泉水所含的矿物质刺激皮肤导致的湿疹。
水温高、含有硫磺,皮肤角质层易遭破坏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柯晓苹说,泡温泉不是人人都适合,有的人泡完温泉,会出现瘙痒、红疙瘩、脱皮、脱屑,有的地方甚至出现皲裂,瘙痒厉害的话,还会影响睡眠。特别是老人、皮肤干燥的患者和儿童。
柯晓苹说,“温泉病”是对因长时间泡温泉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的统称,包括温泉性皮肤瘙痒、皮炎等皮肤病和头晕、心悸、昏迷等表现。病因是,冬季皮肤干燥、温泉的水温高,含有硫磺,经常泡,会引起皮肤脱水、干燥,容易引起瘙痒症和湿疹,属于比较常见的病症。“皮肤表层有质膜,有保护皮肤作用,皮肤角质层被破坏后,就容易受到细菌的侵犯。比如,原本不过敏的人,在皮肤角质层受到破坏后接触过敏的东西,也会过敏。”柯晓苹说,在第一医院皮肤科,这样的“温泉病”患者今年就超过20例。
不过,瘙痒症、湿疹等病症一般不会通过泡温泉传染,温泉水的温度比较高,水中的硫磺还有一定消毒作用。
皮肤比较干燥的,不要泡温泉
柯晓苹建议,泡完温泉,如果皮肤出现干燥、脱屑,可以用润肤露涂抹,一天1—2次。用清水沐浴,不要使用沐浴露,水温不要太高。一般几天后皮肤就能恢复正常。如果瘙痒比较严重,出现红疹、小疙瘩,就要到医院就诊。
柯晓苹提醒市民,偶尔泡一两次温泉是不会泡出“温泉病”的,但皮肤比较干燥的市民建议不要泡温泉,患有湿疹等皮肤病的患者,泡温泉可能会加重病情。
另外,要控制泡温泉的时间,泡的时间不宜过长,心脑血管病或高血压病患者水温不宜过高,一旦出现胸闷、头晕、心慌症状,应立即离开温泉池。酒后、空腹、饭后或处于生理期、有妇科炎症的女性等,尽量不要泡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