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技术参数:
Nanodrop 2000c可以通过基座检测0.5-2 ul的样本,也可以使用传统的比色皿来进行样本检测。
1)基座模式:光源为氙闪烁灯,波长范围:190-840 nm,波长准确性: ±1 nm;光谱分辨率≤1.8 nm,吸光值范围:0.02-300(等同于10 mm光程时);检测极限:2 ng/ul dsDNA,最大检测浓度:15,000 ng/ul(dsDNA)。
2)比色皿模式:光束高度8.5mm,光程:10,5,2,1 mm;检测极限:0.4 ng/ul dsDNA,大检测浓度:750 ng/ul(dsDNA)。
二、主要应用:
1、Nucleic Acid检测
吸收光谱、230nm, 260nm, 280nm吸收值(换算成10mm光径吸收值)、260/280 ratio、260/230 ratio及核酸浓度检测。
2、UV-Vis检测
190-840nm间所有波长的吸收值及光谱。
3、A280蛋白质定量法
280nm吸收值(换算成10mm光径吸收值)、260/280 ratio及蛋白质浓度。仅适用于纯化后的蛋白质,须具有已知的质量消光系数(mass extinction coefficient)方可计算。
4、BCA、Bradford及Lowry检测
依不同呈色剂提供不同波长吸收值结果,自动画出标准曲线并计算R square,待测蛋白质浓度。
*蛋白质检测模式目前提供BCA、Bradford及Lowry三种常见定量呈色剂,因呈色剂随时间会逐渐加深,使用前请详阅试剂说明书并制备不同浓度的标准品,在合适时间内完成检测,以得到良好的标准曲线。每个标准曲线最多可有七个标准品,每个标准品最多可做五重复。
*测蛋白质时样品体积需使用2ul,每个样品检测后需以Kimwipes低尘擦拭纸擦拭15-20回,以避免呈色剂与蛋白质的残留。
三、使用流程(Nucleic Acid检测为例)
1、双击桌面软件图标打开软件(图1)。

2、选择检测功能,如Nucleic Acid、Protein A280、UV-Vis等(图2)。

3、对检测样本进行命名,然后选择对应样品测试类型,可点击下拉小箭头选择测试类型,包含:DNA、RNA、ssDNA、Oligo DNA、Oligo RNA。(图3)

4、仪器校零,抬起仪器上臂,加样品的缓冲液1 ul或2 ul到仪器的下基座上,如下图所示(图4)。

5、加样完毕后,放下仪器上臂:点击软件左上角的Blank图标。大约5秒后,Measure按键由灰色变亮后,才可以抬起上臂,用无尘纸把上下基座擦拭干净,如图5所示。若需重新校零,可点击左上角的Re-Blank图标重复步骤5。

6、擦拭完毕,用移液器吸取与缓冲液等量的样品并把样品加到仪器的基座上,并且点击Measure按键进行检测。
7、每完成一次样品检测后,需用无尘纸清洁上下基座。样本全部检测完毕后,用移液器吸取蒸馏水约2-5 ul到仪器的下基座上,放下仪器上臂,等待几秒,抬起仪器上臂,用无尘纸把上下基座擦拭干净之后再将仪器上臂放下,回到初始状态。
8、数据保存:点击Report,选择需保存的检测数据,保存为excel格式,用光盘刻录数据。
注意事项:
1、样本检测量参考:核酸水溶液:1 ul,纯蛋白:2 ul,Bradford,BCA,Lowry或者蛋白Pierce 660nm试验:2 ul,微生物细胞悬浮液:2uL。
2、最好使用精确的移液器(0-2 ul)和tip头来取样来保证取样的准确。如果对样本的特征或者移液器精确性不太确认,最好使用2 ul样本来做检测。
3、对于所有模式检测(包括比色皿检测),检测臂都必须放下。
4、同一滴液体只能做一次侦测,欲重复定量同一样品,请擦掉前一滴,重新取出一滴进行检测。
5、数据只能用实验室公用U盘进行拷贝。
6、及时做好使用记录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