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 “携手相伴,共筑新声” 健康教育会活动

发布日期:2024-11-23     点击数:

“携手相伴,共筑新声” 健康教育会已成功走过七个年头,本届活动聚焦喉癌术后康复关键环节,旨在为患者驱散术后阴霾,重拾生活信心,搭建全面、实用的知识传递与经验交流平台,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活动于11月23日 在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房举行,吸引了近20位喉癌术后患者及其家属踊跃参与,气氛热烈。会议由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郭巧玲护士长主持,参会人员涵盖术后康复各阶段群体,从初涉康复之路的 “新手”,到历经数年调养的 “前辈”,不同经历碰撞出多元需求与宝贵见解,为活动注入鲜活互动力量

首先我们邀请营养科专家李淑帧医师深入浅出讲解喉癌术后饮食“密码”。以术后恢复进程为主线,分阶段剖析营养需求特点,借助逼真食物模型,详述各阶段每餐热量、营养素配比,强调蛋白质促愈合、蔬果保免疫功效。现场答疑环节,针对家属 “怎样防呛咳”“食材怎么搭配更营养” 疑问,专家一一耐心解惑,给出个性化饮食方案,纠正 “大补特补”“盲目忌口” 误区,为康复筑牢营养根基。

接下来电子喉指导师从电子喉构造原理切入,拆解手持、发声要点,通过现场演示、视频分步教学,带患者开启发声练习“初阶”。从基础单音节、词语,到复杂日常短句,步步为营,患者手持设备跟读模仿,指导师逐个纠正持握姿势、发声气息问题,鼓励患者展示练习成果,分享使用心得,众人从生疏到渐入佳境,看到回归有声交流希望,坚定用好电子喉决心。

语音训练师白清江主管护师现场指导者示范规范吞咽空气动作,像吞咽口水般自然吸入空气至食管,引导感受腹部、胸部起伏把握进气量,避免过度进气引发不适。配合膈肌呼吸训练,吸气时膈肌下沉扩腹、呼气时收缩,强化呼吸肌群协同,为发声蓄足“动力”。食管发音指导是场与无声较量的 “马拉松”,凭借科学方法、人文关怀、精准施训,为喉癌术后患者点亮发声希望,未来还需深耕细作,创新策略,助力更多患者 “开口” 新生。

最后郑晓蓉护师带领全场人员进行颈操功能锻炼:解锁灵活姿态:现场一一细致示范,讲解动作与术后康复关联,如颈部侧屈助于缓解手术瘢痕粘连,肩颈旋转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带领全员同步练习,穿梭行间纠正姿势,“慢一点,肩膀再放松些” 提醒声不绝于耳,患者在汗水挥洒中感受身体机能唤醒,掌握自主锻炼窍门,为长期健康续航。

本届活动收获颇丰,形式多元互动、专家专业引领,持续深耕内容、创新形式,携手患者于康复旅途稳步迈进,让“新声” 更嘹亮,生活更精彩。

上一条:护理疾病,也呵护心灵——厦门市首个“省级心理护理驿站”在我院揭牌成立

下一条:团结协作 勇攀高峰--创伤中心医护团队或第七届急诊外科技能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