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专培”)制度试点工作总体安排和招收工作通知的要求,现将我院2024年专培招收简章介绍如下:
一、招收原则
公开公平、自愿参加、双向选择、择优录取
二、招收专科及名额
普通外科学专科:3人。
三、招收对象
1.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并自愿参加专培的临床医师,申报专科应与住培专业来源一致。申报的培训专科与住培专业来源的对应要求见附表。
2. 以往未参加过住培但已经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临床医师,根据工作需要、取得单位同意后可申请参加培训,申报专科应与所在临床工作岗位相符合。
备注:不招收违约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毕业生。
附表 专科招收住培专业来源及培训年限
专 科 |
住培专业来源 |
培训年限 |
普通外科学 |
外科、外科(神经外科方向)、外科(胸心外科方向)、外科(泌尿外科方向)、外科(整形外科方向) |
2年 |
四、报名
登录“全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网(https://ccgme.cmda.net/pole-porta1/#/home)点击首页中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栏,并在其中<基地招收简章查询>模块查看福建省招收简章,并扫描界面浮窗中报名二维码登录“全国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报名平台进行报名操作。
五、材料审核
材料审核通过者参加考核面试。审核材料包括:
1.本人签名的报名表。
2.委托培训人员提交由委派单位签字盖章的同意书。
(本单位人员需科室主任签字同意)
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5.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6.《医师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六、时间安排(按照2024年招收工作通知)
1.填写志愿时间:2024 年7月1 日- 7月10日
2.招收录取时间:2024 年7月10日-7月13日
3. 招收考核时间:
(1)理论考核时间统一为2024 年7 月17 日上午9:00-11:00。考核试题全国统一,形式为网络视频计算机在线闭卷考核,时间为2小时。地点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具体另行通知)。
(2)临床能力面试考核时间统一为2024 年7 月17日下午15:00 开始,考试形式为现场面试。地点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具体另行通知)。
3.报到时间:2024年8月28日。
七、待遇保障
1.本单位培训对象:
(1)国家财政补贴2.4万/年。
(2)其余按照本院工资福利待遇规定执行。
2.外单位委派培训对象:
(1)基本待遇:在其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基础上,发放国家财政补贴2.4万/年、满勤奖及膳食补贴0.6万/年、原单位基本工资与我院同级同类人员基本工资的差额。
(2)奖金:享受所在培训科室一级医生的奖金待遇。
3.面向社会招收的培训对象:
(1)基本待遇包括国家财政补贴、生活补贴、满勤奖及膳食补贴,医院委托第三方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单位部分。
国家财政补贴2.4万/年。
生活补贴:
学士学位:2.40万/年(第一年);2.76万/年(第二年)。
硕士学位:2.64万/年(第一年);3.00万/年(第二年)。
博士学位:2.88万/年(第一年);3.24万/年(第二年)。
满勤奖及膳食补贴:0.6万/年。
(2)奖金:享受所在培训科室一级医生的奖金待遇。
八、专科优势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学包括普外科、胃肠肿瘤外科、结直肠肿瘤外科、肝胆胰血管外科、乳腺外科。这些学科都是厦门市医学会/医师协会各个领域的主委单位,学科实力冠绝全市。普通外科稳居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榜百强(2022年全国排名97),全省第二,拥有非常强劲的综合实力。普通外科的门急诊量、住/出院量、手术量、四级手术量等临床数据全市第一,科研文献发表数量、国科金、省市基金各个维度指标都是全市最好。
普通外科总共床位281张,师资人数56人(正高22人,副高19人,中级15人)。2022年门诊量19.49万余人次,急诊量1.62万余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数2.46万余人次,年手术/操作量1.18万余例。
以普通外科为依托的外科专业基地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年培训容量180人次,目前在培人数106人。2018年9月我院普通外科学被卫健委确认为第一批全国147家普通外科专科规范化培训基地试点之一。普通外科各专科十分重视科研教学发展,近几年各专科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400篇,省市级资助科研课题60余项,多项获得省市奖励。
普外科专科优势:普外科疑难复杂和急危重病例多,以抢救急危重病人和诊治疑难复杂病例见长,综合诊治能力强,严谨求实。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是医院历史最悠久的临床科室之一,在张福星教授和刘昭晖教授等知名专家指导下,不断探索,不断进取,形成了以收治胃肠疑难复杂和危急重病例、甲状腺、腹壁疝、肛肠、减重代谢、炎性肠病、胃肠道间质瘤、晚期肿瘤联合脏器切除+肿瘤减灭+腹腔热灌注治疗为特色,在各个方面具有综合优势的专科。
普外科现有核定床位90张,分胃肠和甲状腺、疝、减重代谢两个病区,医护人员56人(医师19人,护士37人)。医师中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高级职称11人,博士6人。年门急诊量3万人次,手术量3千人次。近年来普外科各亚专业发展成绩喜人,率先在我省及我市开展各类机器人及腹腔镜胃癌、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NOSES手术,减重、甲状腺癌及腹壁疝手术。腹壁疝的手术及科研随访登记量已跃居全国前十名,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患者数位居全省第二,甲状腺手术量及技术水平位居省内前列。减重代谢外科专业组、肛肠外科专业组、炎症性肠病专业组、腹腔热灌注减灭等专业组也成绩斐然,冉冉升起成为科室新的技术增长点。同时我科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普外科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疝病专科联盟疝病治疗和研究中心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中心,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疝和腹壁外科产业及临床研究分会第二十六学组组长单位,中华疝和腹壁外科在线教育学院培训基地福建分院。承担厦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和厦门医学院等多所医学院校的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任务。近2年科室共发表论文30篇其中SCI4篇,申请各类课题4项。
普外科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并承担厦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和厦门医学院等多所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
肝胆胰血管外科专科优势:肝胆胰血管外科是福建省最早按四级学科分肝胆胰外科和血管外科的学科。厦门市规划重点专科。学科建设理念清晰,专业特色突出,技术创新明显。学科技术特点是利用血管外科和微创外科技术诊治肝胆胰复杂疑难疾病。学科目前包括肝脏外科、胆胰外科、血管外科三个亚专业学科,开放床位总院56张,杏林分院35张。现有医师12人,主任医师和教授5名,副主任医师和副教授4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科室有厦门市首批医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厦门市医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肝胆胰血管外科文化是:“质量为本、制度为纲、优质服务、精品手术”,学科建设目标是:“以血管外科技术为优势,微创外科为特点,努力解决肝胆胰疑难复杂疾病”。
学科特色与技术水平
1.肝脏外科:我科是厦门市唯一具有肝移植资质的学科,完成全国首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时急诊肝移植,福建省首例活体肝移植。我科术前对肝脏病灶准确定位、肝体积与功能准确评估,术中利用血管外科精细解剖与血管修复技术,结合肝血流阻断技术大大地提高肝肿瘤精准切除率。由于熟练血管外科精细解剖技术、肝血管修复和肝血流控制技术、减少了肝切除出血量,我科肝切除术输血率低于5%。我科已积累开展了8000多例肝癌手术切除病例经验,开展半肝切除、肝三叶切除、肝尾状叶切除、以及肝中央区复杂肝肿瘤“精准肝切除”,由于切肝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肝切除出血减少,病人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复发肝癌我科进行了再次和多次再手术,使肝癌复发的病人能长期无瘤生存。我科还开展微创治疗肝肿瘤,经腹腔镜肝切除;肝癌局部射频消融和无水酒精注射。我科对肝癌肝病病人采取综合治疗,终身随访管理理念。2.胆胰外科:我科是福建省最早开展腹腔镜胆囊手术科室,目前已累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10000多例经验,开展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针对胆道肿瘤,开展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和肝门部胆管成型、血管成型与重建;远端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针对肝内外胆道结石和各种胆道狭窄,我科术前利用综合影像序贯检查和术中超声及胆道镜准确病灶定位诊断,开展“精准肝切除”和“精准胆道狭窄与结石清除术”,同时我科开展微创外科技术,用各种子母胆道镜和先进的碎石机进行术中碎石。开展了经腹腔镜、内镜、胆道镜等多镜联合的续贯、阶梯、微创治疗各种胆道疾病。我科还开展PTC、PTCD、ERCP和ENBD、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D)。提高对疑难复杂胆道疾病治愈率。我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晚期难治性胰头癌,结合我科自身血管外科的技术优势,通过血管外科精细解剖与血管切除重建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胰头癌累及门静脉时,行门静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大大提高胰头癌的手术切除率,使晚期难切除性胰头癌切除率从国内一般20%,提高到目前75%,该项技术我科在国内胰头癌治疗中领先。针对胰头癌多为晚期,术后易复发,我科在国内还率先开展动脉入路钩突优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胰腺系膜R0切除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大大降低胰头癌术后复发,使胰头癌术后远期存活率显著提高,胰体尾癌开展了联合腹腔干动脉切除重建的Appleby术式;对胰腺癌复发的病人,我科开展了复发胰腺癌再手术,我科已累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400多例。针对胰腺良性肿瘤,我科开展了胰腺精细手术,通过胰腺的精细解剖,最大可能保留功能性胰腺体积,开展了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胰腺中断切除、经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胰岛素瘤定性和定位诊断与胰岛素瘤手术切除治疗。我科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3.血管外科:我科开展了动静脉和淋巴系统各种疾病诊治。动脉扩张性疾病方面,开展主动脉夹层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微创治疗技术;多次急诊手术成功抢救高龄腹主动脉瘤破裂病人。在动脉狭窄和闭塞性疾病方面,开展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中风;在主髂和下肢动脉闭塞症治疗中开展腋双股、主髂、股股、股腘各种动脉搭桥术,针对下肢动脉慢性缺血开展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静脉方面开展国内首例经腹腔经肝后下腔静脉入路的布加综合征根治术。针对门静脉高压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开展选择性食道胃底静脉离断术、及选择性门体静脉分流术。开展微创手术或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由于血管外科技术特长,我科还开展难切除腹腔和腹膜后巨大肿瘤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术。4.科研与教学:我科承担厦门大学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的肝胆胰血管疾病理论大课,以及厦门大学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本科和研究生的实习与见习,也是厦门大学硕士点。我科是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委单位、中国研究性医院消化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单位、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单位、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常委、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分会胰脾学组副组长单位、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分会移植外科学组副组长单位、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单位、厦门市医师协会外科分会会长单位、厦门市医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有国家省市级在研课题十多项。获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一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厦门市医学创新奖一项。近年来我科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在Ann Surg Oncol、Surg Endosc、World J Surg、Langenbecks Arch Surg、Dig Dis Sci、Pancreatology等期刊发表50余篇SCI论文。
乳腺外科专科优势: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独立特色专科,在各届科主任和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已发展成为集乳房疾病的诊断、治疗、整形、独立的三级专科。具有一流的诊断设备、一流的专科治疗技术、一流的专科护理水平。追求以“最小的创伤治愈疾病和以最大的可能保留功能”。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最先进的诊疗设备+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微创化的治疗效果是我科的服务特色。以外科专业技术娴熟而享誉厦门市,并广泛影响着闽西南。乳腺外科技术力量雄厚,科室共拥有床位45张,医生16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7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1名。科室在职医师中90%以上拥有博士、硕士学位。
我科在全国首先提出以“融治疗与修复整形为一体”的先进治疗理念。专科治疗“精品化”、诊断治疗“微创化”、乳腺疾病的普查、诊断、治疗、随访、预防、保健“一体化”是乳腺外科的指导方针。目前,科室已经在乳腺疾病的综合诊治方面形成一整套规范、合理、有效并独具特色的专科诊治策略,从而使各种乳腺疾病患者能得到系统、准确、及时、全面、合理的诊治服务,并已取得肯定而满意的疗效。我科以“乳腺癌”为主攻方向。目前已常规开展乳腺癌的各种手术:包括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扩大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加一期乳房再造术、全乳房切除及小于全乳房切除的保乳手术等各种乳腺癌手术治疗术式。特别强调乳腺癌首次正规诊治的重要性,避免盲目(门诊)乳腺肿瘤切除。重视首次手术即专业化、规范化的无瘤技术。科室2020全年乳腺癌手术量突破700余台,其中包含大量高难度手术。我科重视乳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系列高科技:术中标本摄影系统、乳腺钼靶X线数字化摄影、乳腺超导磁共振检查、乳腺彩色多谱勒超声波检查,这些现代化设备及成熟完善的检查技术是我科开展乳腺疾病诊治的基础和保障。其中纤维乳管内视镜、空心针穿刺活检、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麦默通系统)、乳腔镜等高科技技术开创了乳房疾病微创诊疗的先河。它比既往的乳腺诊治方法更精确、更迅速,痛苦更小。使许多过去认为“大概”、“可能”的诊断变得明确、准确。使一些过去必须接受创伤性诊断和治疗的疾病实现了微创甚至无创化,避免了大量无谓的开放性手术。减少了病人的痛苦,节省了患者的时间,也节约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更有意义的是,微创诊治技术的出现使大量早期甚至超早期乳腺癌的发现成为可能,使得一大批病人得到了早期诊治,大大提高了该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使得保乳房、保腋窝手术更安全、更容易接受。我科秉持“融治疗与修复整形为一体”的治疗理念:乳房作为哺乳、性感及性美器官,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先天及后天的疾病、既往乳房手术史都会给乳房带来外观的遗憾,而贯彻“融治疗与修复整形为一体”的治疗理念后,就能最大限度得到弥补、修复,让女性朋友找回健康及自信。已开展的乳腺美容与整形术包括:① 巨乳缩小整形术;② 乳房下垂美容整形术;③ 乳房再造术、乳头及乳晕再造术;④ 乳头内陷整形修复术;⑤ 隆乳术等。我科乳腺癌术后重建率高居全国前5。更重要的是,由于早期发现,部分患者可采用局部广泛切除加术后放疗手段,可避免乳腺的“毁灭”,从而保留乳房。满足乳腺癌患者既治病又保留乳房形态美观的愿望,适于早期中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这是我科重点开展的特色技术。 我科注重个体化治疗以及综合治疗,为不同患者量身定制一套治疗方案,提供“一条龙服务”:依据个人的特点及疾病分期,分子分型,可给予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放射治疗等系列综合全方位治疗。也开展了MDT--即多学科会诊模式,外科、内科、放疗科、病理科、放射科、超声科等科室的专家联合讨论病情的诊断及治疗。 独具特色的术后康复治疗:注重术后患者的心理康复治疗和患肢功能康复治疗也是我科与众不同的一个特色品牌。主要通过宣教、患肢功能康复音乐操及器械的训练等来达到术后康复治疗目的。通过每年举办的“关爱乳房联谊会”活动,帮助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心理康复。我科也承担医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为厦门大学及福建医科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着重于临床诊疗和科研技能的规范培养,以保证研究生毕业时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乳腺外科拥有专科实验室及配备有专业实验室人员,进行国家卫计委、教育部联合攻关项目课题一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省卫计委重点项目一项,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一项,厦门市现代病理诊断中心肿瘤标本库项目一项。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胃肠肿瘤外科专科优势:胃肠肿瘤外科其前身为我院肿瘤外科,后者成立于1983年,时值全国肿瘤外科兴起时代,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肿瘤专科之一,2002年经省卫生厅批准成立厦门市肿瘤中心,同年成为厦门市重点专科,严格按照肿瘤治疗原则开展以手术治疗为主的胃肠道肿瘤、乳腺癌、甲状腺癌、肝胆胰肿瘤以及体表等软组织肿瘤等的综合治疗。在数代人开拓进取基础之上,在现任科室行政主任尤俊带领下,为汲取多方医学所长,科室不断吸收了来自多所国内顶级医学院校如中山大学、瑞金医院、华西医院及湘雅医学院等知名高校培养的高层次医学人才,目前已建立起一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及高学术水平的肿瘤专业诊治团队:硕士生导师5人,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4人,其中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2人。目前科室实际开放床位43张,实际使用率近200%。 本着尊重生命、精准诊疗理念,科室始终坚持创伤最小化、功能最大化以及疗效最优化的诊疗模式。首先,为使手术造成的创伤最小化,目前科室已常规开展完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胃结合部癌根治术、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减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结直肠癌根治术及机器人胃肠道肿瘤手术,胰腺癌的综合诊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复杂肝脏及胆道肿瘤切除术等肝胆胰肿瘤相关治疗。充分应用微创的理念将手术创伤降到极致,对患者出血、免疫力等内环境破坏较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减少,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近、远期的生活质量。目前微创手术率占90%以上。其次,为了使术后患者器官功能最大化,如保留胃的消化功能及肛门的排便功能,尤其是对于靠近肛门的超低位直肠癌,不仅要保住肛门,更重要的是保住控、排便及泌尿生殖功能,胃肠肿瘤外科率先在福建省开展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即taTME,在省内成立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学组,已成立面向全国同行的保肛手术培训基地,并多次面向全国进行网络直播手术演示,赢得同行的高度认可。再者,坚持将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模式用于肿瘤患者全程管理,特别是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及胃癌肝转移这一部分高发人群,始终贯彻以标准外科手术或全身系统治疗为中心的肿瘤规范化治疗理念,提高了临床诊疗决策水平,保证了患者治疗的进度,避免了过度诊疗,从而获得最佳临床疗效。
结直肠肿瘤外科专科优势:结直肠肿瘤外科系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核心骨干科室,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肿瘤学核心科室,科室前身系具有30多年历史、在闽西南地区临床肿瘤外科治疗方面享誉盛誉的厦门肿瘤中心肿瘤外科。
结直肠肛门外科涵盖了从结肠到肛门区域所有需外科干预、治疗的良、恶性功能性与器质性病变,是外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内容。 近20年来,由于疾病发表谱的不断变化,结直肠肛门外科相关疾病,尤其是肿瘤的治疗向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厦门地区结直肠肛门良、恶性疾病的诊治水平,科学谋划学科的专科化发展。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在闽西南地区建立了结直肠肿瘤外科的专科并聘请国际知名的胃肠肿瘤微创治疗专家李国新教授为科室双聘主任,定期来科指导。科室目前拥有专科医师13人,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4人,博士学位6人,科室先后有6人赴国外知名医疗机构如日本国立癌症中心、东京大学附属医院、瑞典隆德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医学院学习培训,系厦门大学及福建医科大学普通外科学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具有博士及博士后导师一名,硕士生导师4名。科室先后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福建省卫生厅科技专项、厦门市科技局科技惠民计划在内科研课题十余项,在研经费超200万元,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超过13分。作为福建省抗癌联盟结直肠癌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华结肠癌MDT联盟厦门分盟单位,厦门市营养学会主任委员单位,科室在胃肠肿瘤,尤其是结直肠肿瘤及结直肠相关疾病的专科化、微创化与综合诊治方面达到省内一流,国内先进水平。科室具有独特的临床特色如下:在胃肠道肿瘤早诊筛查与规范、微创治疗方面:通过与内镜中心紧密协作,借助放大内镜、色素内镜、超声内镜、术前影像学评估等现代诊疗手段,实现胃肠道肿瘤的早期筛查与早期诊断。对于早期胃肠道肿瘤实施包括内镜切除、双镜联合切除在内的微创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选择;通过规范化胃肠道肿瘤开放手术、腹腔镜及3D腹腔镜手术,为进展期胃癌、结直肠癌患者提供国际同步的标准化及个体化治疗。严格围手术期管理,全程贯彻快速康复(ERAS)理念,最大限度减少手术相关创伤及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实现最佳临床诊治效果。在胃肠肿瘤尤其是结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与术后辅助化疗方面:通过术期新辅助放化疗,进一步提高局部晚期胃肿瘤肿瘤无瘤切除率,通过规范化术后辅助化疗,进一步减少术后复发与转移,最大限度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DT与转化治疗方面:通过多学科讨论,结合全身化疗、局部放疗、射频消融及分子靶向治疗,不断提高结直肠癌肝、肺转移患者转化治疗成功率及手术切除率,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科室突出营养支持治疗特色。通过患者自身营养状况评估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策略,最大程度降低手术应激、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科室医护团队齐心协力,对肿瘤患者实施多方位,全程镇痛与心理干预:通过疼痛评估及个体治疗需要,制定全程化镇痛方案,减少疼痛应激、通过心理干预,减少患者治疗相关恐惧、焦虑及不安,促进快速康复。科室重视转化医学研究:紧密结合基础研究最新研究成果,开展胃肠肿瘤分子靶点检测、耐药基因筛查等相关项目,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建立了全流程全周期结直肠肿瘤体液及组织标本库,通过科室承担的国家、省、市级多项基础及临床研究课题,加快基础研究临床成功转化,造福患者。
九、联系方式
(一)教学部(职能部门):钟老师,15859295307
(二)试点专科
1.普通外科专科:姓名:张医生,电话15860758856,邮箱:82967179@qq.com
(三)网上报名技术咨询:0531-66680714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4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