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医院王占祥捧回“中国医师奖”

发布日期:2007-11-19     点击数:

▲院领导与同事迎接王占祥(左)领奖归来。

本报讯(刘蓉 黄继义 高树灼 摄影 张淇辉)昨天零点,王占祥穿着休闲的竖条纹衬衣,拎着包在机场人群中健步走来,看到迎接自己的同事和领导时,羞涩的笑了笑:“北京很冷,我的心很热。”

王占祥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首届厦门市医学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到厦门的8个小时前,他刚在人民大会堂领取“中国医师奖”,这是卫生部批准中国医师协会设立的行业最高奖。

王占祥是厦门第三位“中国医师奖”获得者,也是获奖者中最年轻的医生。王占祥从医20余年,共和他的团队完成了2000余例疑难、重大病人的抢救手术,挽救了无数生命。

还是一样的内敛,即使获得了医师行业的最高奖项,王占祥脸上还是没有太多的表情。早上,他还要主持全国首届功能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我要保持我的精力。”

妻子在家里等着他吃晚饭。“准备了一瓶红酒。”提到家和妻子,他的喜悦释放了,“拿到奥运金牌是什么感觉,我现在就是什么感觉。”

回家的路上,他告诉记者,评审的两个月里,他一直忙着这次学术会议,没时间想自己能不能获奖。“走进人民大会堂,我才意味到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

“医生越来越不好当,患者要求越来越高,社会还能认可这个行业,我的欣慰大于自豪。”他说,自己能获得这个奖,也是代表国内对厦门医疗水平的肯定。

7岁的儿子知道爸爸获奖了,得意地向小朋友炫耀:“我爸爸了不起,拿了个大奖。”王占祥在说出儿子这句话时,犹豫了很久,他觉得儿子不应该这样说,“我只是来厦门赶上了好运气。”

在家楼下,他小心翼翼地捧出奖杯。奖杯顶端有一颗心,“那代表我们医师的爱心。”他说,当医生,就要能承受住高技术、高风险、高要求、高压力的考验;要当一名好的医生,首先要有爱心,然后是责任和渊博的知识,还要有淡泊名利的精神,“我还差得很远。”

来厦门4年,患者常常指名要求王占祥手术,他为厦门带来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他说,厦门给了他全新的人生平台。

王占祥主要事迹

近年来,王占祥成功组织完成了省内第一例恶性脑肿瘤光动力治疗手术;组织完成了省内第一例恶性脑肿瘤碘125间质内放疗手术;组织完成了省内第一例恶性脑肿瘤经OMMYA囊局部大剂量化疗手术。

2007年7月,在他的领衔下,第一医院十余个科室密切协作,成功地完成了中国首例颅腔重建、全颅再造手术,填补了我国颅面外科领域的空白。这就是大头娃刘京的手术。王占祥告诉记者,刘京父亲之前刚和他联系过,刘京现在走路不稳的情况已经改善很多了,身体也逐渐向正常儿童发展。

上一条:易中天献讲医学学术会议,纵论诸子百家与治病救人

下一条:厦引进脑起搏器治帕金森-----用脑深部电刺激新疗法,体外监测患者脑神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