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吃西红柿,周王得了前列腺炎”
厦门网[海峡网] 日期:2007-11-17
原则上说,我不愿和医生见面。有两种人一般情况下我都不愿意见,一种是医生,一种是警察。
孔子认为,爱可以让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做医生也一样,给病人看病的时候,要多想想自己生病的时候。
全球3000名泌尿专家在厦争鸣
商报讯(记者 陈淑君 通讯员 高树灼)昨日,第十四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暨第九届全球华人泌尿外科学术大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来自海内外近3000名泌尿外科的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本次盛会。
“此次泌尿外科年会是我市有史以来规格最大、到会人数最多的医学学术会议。”大会执行主席之一,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邢金春教授说。
大会执行主席邢金春教授介绍,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年会一改过去“专家讲话,台下听课”的模式,进行四场学术辩论会,让来自海内外的泌尿外科专家的思想直接碰撞。
前列腺癌发病率年年翻番,生活方式日渐西化是主因
专家建议:少吃“红肉”多运动
商报讯(记者 陈淑君 通讯员 高树灼)前列腺癌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发病率年年翻番,已成为泌尿科癌症中攀升最快的癌症,这是记者昨日从全国泌尿外科年会得到的消息。与会专家介绍,过多食用牛肉、猪肉等“红肉”、高脂肪饮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是主要原因。
大会执行主席之一,厦门市泌尿中心常务副主任、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邢金春教授介绍,近年来接诊的前列腺癌病人数量增长惊人。“两三年就要多好几倍。几年前一年才三五个,现在一个月接诊的病人就有过去一年的量。一年要有五六十人,而且一年比一年多。”
生活方式渐西化是主因
邢金春介绍,日渐西化的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前列腺癌的发生。近几年,前列腺癌的发病年龄明显呈现年轻化趋势,这与市民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不无关系。饮食结构变得更加精细,活动量变得更加少,夜生活、喝酒等时髦的生活方式,这些都可能导致前列腺癌发病率增高。
邢金春说,远离前列腺癌,最重要的是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吃“红肉”多运动,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此外,豆类食物、谷类食物对依赖雄激素生长的前列腺癌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
中老年男性应每年普查
据了解,前列腺癌早期没什么症状。门诊首诊发现前列腺癌的,基本上都是晚期病人了。“前列腺癌其实可以埋藏10年之久都不被发现,可是一旦到晚期病人出现血尿才发现,意义就不大了。”邢金春说,过去不少病人一来到门诊,就被诊出已经是前列腺癌晚期,实在很可惜。如果能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症的话,治疗后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还是很好的。
邢金春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应至少检测一次PSA,有家族史的朋友,检测年龄须提前到45岁。
前列腺癌不能一切了事
“大多数被确诊患有初期前列腺癌的男性也许并不需要采取极端的治疗方法,例如手术或是放射疗法,因为这些极端疗法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昨日在现场,亚洲泌尿外科学校校长、亚洲泌尿外科学会荣誉执行理事、新加坡总医院泌尿外科荣誉顾问胡强达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胡强达说,患上前列腺癌初期就通过透射方法确诊的病人不太可能会因此而死亡,摘除前列腺手术或是放疗的治疗方法并不会提高他们幸存的几率,相反,这些疗法还会导致尿失禁和阳痿。
“前列腺癌10年内死亡率只有14%,86%的早期发现患者可以存活10年以上。而如果手术,10年存活率只能提高到91%就是说只有5%的患者收益。而这样情况如果放到70岁以上的老人身上,收益率将更低。”胡强达说。
商报记者 钱玲玲 实习生 池晓云 易中天和医学学术会议有什么联系?或许正应了那个道理:世界上没有任何两样东西是完全没有联系的,身为名人的易中天也不能例外。昨天下午,他把“百家讲坛”搬到了第十四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暨第九届全球华人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上。
“原则上说,我不愿和医生见面。有两种人一般情况下我都不愿意见,一种是医生,一种是警察。”面对台下上千名的医生,易中天幽默的开场白引来阵阵笑声,“但是理论上,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患者。所以,我以一名患者、准患者、未来患者的身份,祝贺本次会议的召开,同时开始我的演讲。”
大家都知道,易中天擅长讲解历史。可是面对一群医生,他要讲什么?“美国的媒体曾经问过我,如果要在世界上传播中华文化,会选择什么题目?我说,我会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因为先秦诸子所在的那个时代,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也是世界各民族的黄金时代,世界各国都产生了优秀的思想家。”
这也正是他选择要面对医生演讲的题目。他说,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而人类最难认识的却是自己,所以医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我非常赞赏有不同学术观点的医生进行辩论,通过辩论才能提高对自己的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得了病
为什么诸子百家争鸣会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易中天习惯于先提出问题,再进行解答:“这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心智的成熟,二是社会的变革,三是世人的崛起。”
“当时周王管理天下,秉承的观念是以德治国,以礼和乐相辅佐,也可以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又是一片笑声。
易中天继续说,德是什么?按照古文,“德”同于“得”,可以理解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人心者,方能得天下”,所以周王有理由统治天下。礼是什么?礼就是秩序,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周王置于最上等。乐又是什么?乐就是艺术、音乐,音乐是由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等构成的,这些因素都组合起来,音乐才能和谐,社会也是如此。
“可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生病’了,不和谐了。”生了什么病呢?虽然是调侃,易中天还是尽量地把他的演讲与泌尿外科的会议主题联系起来,“前列腺病。那时候中国还没有进口西红柿,周王没吃西红柿,所以得了前列腺炎了。”
台下众人喷饭。易中天却对自己的这一比喻相当满意,于是他接着说,社会生病了,就礼崩、乐坏了。鲁国的一个大夫在家里欣赏八仪歌舞,按规矩这在当时只有在周王家里才有资格表演的,于是规矩就坏了,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孰不可忍!”这被认为是那个时期礼崩、乐坏的标志性事件。
孔子是第一位医国的医生
“生病了,就要请医生。”易中天说,中国自古都认为,最好的医生,应该是“上医医国”,给国家开药方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来医国的医生,便是孔子。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以家治国、以小道理管大道理”。他认为,不管什么人,有一条是不会变的,那便是爱,特别是爱自己的亲人。
有一个例子。那时候有一个人偷了人家的羊,被官府抓了起来。他不承认自己偷羊了,法官就把他的儿子找来,问他儿子父亲有没有偷羊。结果,他儿子说父亲偷了。很多人可能都认为他儿子的做法是对的,孔子却说他儿子“不直”。孔子认为,亲人间最真实的是爱,即便父亲偷羊了,儿子也不能揭发父亲。
“这便是儒家的思想。儒家认为,道德与情感的真实高于事实与科学的真实,所以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发展得很慢,很多学术争鸣最后变成了人身攻击,甚至门派争论。”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台下热烈的掌声回应。
“所以,孔子认为,爱可以让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做医生也一样,给病人看病的时候,要多想想自己生病的时候,不要让患者太痛苦。孔子还说:‘过犹不及’。就像治病,不可不用药,也不能下太重的药,否则也达不到效果。”
医生治病也要学百家争鸣
“但是孔子的思想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比如墨家,他反对忍耐,主张兼爱。儒家的爱是有等级的,而墨家主张的爱是没有等级之分的。”
“法家根本就不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爱和礼让,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只存在利害关系。韩非子认为,要管理国家,只能靠刑法。所以,他也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阴谋学家。”
“道家则主张矛盾对立双方的转化,一切要顺其自然,要抓住机遇。用到医学上也可以认为,一个人要恢复健康,关键在于病人要有战胜疾病的条件和机制,而医生只是将这些东西诱发出来。”为此,易中天建议在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之外,还要辅以心理治疗。
他又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家有一条狗,得了犬温热。兽医说,这种病的死亡率为99%,基本没希望了。但我不放弃,除了继续给它打针吃药,我和我老婆两个人每天都轮流陪它,跟它说话,告诉它我们很爱它,它要活下去。”
这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难道狗也有所谓的意志?台下发出一片唏嘘,易中天却坚定地说:“它最后活过来了!”不能不说是奇迹。“狗尚且如此,何况人呢?可见心理治疗真的很重要。”
说了这么多,易中天最后总结:诸子百家,其实不管哪一家,都有自己的道理,兼容并蓄,才能和谐共存,就像医生为患者制定医疗方案时,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