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呕吐误以为胃病
45岁的林女士三年来一直为她的头痛病所困扰。林女士三年前开始出现顽固的阵发性头痛,一天五、六次,每次持续几秒到几分钟,伴有恶心、呕吐、心悸等症状。当地卫生院一直诊断为胃病和高血压,但是药物并没有缓解林女士的症状,头痛、呕吐的症状周而复始。半年后,林女士到当地的一家大医院做胃镜,检查的结果也是仅是轻度胃炎,医生又开了一些治胃病的药物,然而一点也没有缓解林女士的病情,而且症状似乎越来越明显。三年来,林女士一直以为自己得了普通的内科病,找过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等多科看病,但是病情始终没有得到缓解。直到两个月前她做了一次肝胆B超,医生才意外地发现她左侧肾脏上有一个10公分左右的占位,后来经CT确诊是肾上腺的占位。
今天2月初,林女士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我院泌尿外科的邢金春主任,邢主任结合她的典型症状和CT表现,考虑林女士所患的是一种少见、易误诊的疾病-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于是把林女士收入院治疗,经过进一步检查,证实是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也就是它引起林女士头痛、血压高、呕吐等不适症状的罪魁祸首。
分泌特殊物质,影响血压波动
我院泌尿外科邢金春主任说,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血管丰富的肿瘤,可发生在胸腔、膀胱、神经节等部位,尤其好发于肾上腺。发生于肾上腺外的占10%,恶性率10%,双侧肾上腺发病占10%。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从而引起阵发性高血压,并伴有剧烈头痛、皮肤苍白、心跳过快、出汗等症状,有时可有恶心呕吐。邢金春主任说高血压病人中约0.1~0.2%是由于这个病引起的,阵发性高血压是其显著的特点,很多人平时测血压都是正常的,仅在头痛时才能发现血压的异常,而它所表现出来的头痛、呕吐、心悸等症状往往会令患者和许多医生以为这仅仅是普通的内科病,导致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因血压过高导致脑出血而死亡。
手术切除是最有效办法
多数嗜铬细胞瘤为良性,可手术切除根治,这也是治疗嗜铬细胞瘤的首选方法。但手术风险极高。麻醉和手术当中对肿瘤的挤压,极易造成血压波动,有可能脑出血;肿瘤血流丰富,与大的血管贴近,容易引起大出血。术中,林女士的血压波动异常明显。手术刀刚接触到肿瘤,血压就呼啦往上蹿,就连挪动病人身体,收缩压也能从20mmHg升到350mmHg。血压忽上忽下犹如坐过山车。
为了顺利完成林女士,泌尿外科在术前组织了全院大会诊,为林女士制订了完整周密的术前术后的治疗方案,经过一个多小时紧张的手术,医生从林女士左侧肾上腺下切下11×15公分大的肿瘤,比婴儿头还大。术后,林女士血压就恢复正常,困扰其多年的头痛、恶心症状也随即消失了。
年轻人警惕阵发性高血压
邢主任说,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50岁最多见。近段时间,第一医院连续收治了多名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多为中青年。
他特别提醒,年轻人如果出现阵发性的高血压、心跳变快、心悸、头痛、恶心等症状,除了做相应内科检查外,要高度警惕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对于已诊断明确的患者,更应及早手术治疗,否则长期的血压异常波动,患者血管弹性会变差、血管壁受损,容易出现脑血管破裂,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