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常听到这句话
“做了核医学检查,最好半年内别要孩子?”
“这么厉害,是真的吗?”

人们总是谈“核”色变,总觉得接触“核辐射”后,自己身上就可能产生了突变,甚至出现了畸形。
在我们国家,孕产妇都被认为是“特殊群体”,平日生活里都有着无数“祖上”传下的禁忌,更别说拍“X光”、CT检查,或是受到“核素”辐射了。

万一畸形怎么办,毕竟肚子中宝宝那么小、那么脆弱。就连没有怀孕的人,甚至医生中间也有传言:如果做了核医学检查,最好半年内别要孩子。
那么,做了核医学检查真的要等半年后才能怀孕么?做了核医学检查后发现已经怀孕,真的要去做流产吗?
回答是:“假的!”
* 核医学科的核指的是放射性核素。核医学检查包含SPECT/CT检查、PET/CT全身检查等,这些检查可了解器官的功能状态或病变的代谢水平,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

一切脱离"剂量"谈核辐射损伤,都是耍流氓
大家都熟悉这句“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实际上,脱离剂量谈辐射损伤也都是耍流氓。
对于这一点,业内已经通过非常多的研究证实了:核医学乃至其他放射科的检查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哺乳动物和幼崽,甚至胚胎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是存在阈!值!的!
简单说,就是:并不是说一接触辐射就有伤害。

无论是对于成人,还是胎儿,接受到的辐射剂量必须达到或超过这个“阈值”,才会有损伤。

影响胎儿的最小辐射剂量到底是多少?
关于这个问题,答案是非常确定的。
美国妇产科协会(ACOG)于2017年发布的相关指南指出,X射线辐射对胎儿的影响和风险,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1)胎龄
(2)射线剂量
即,不同胎龄,会对应不同的射线安全剂量。
那么,这个剂量是多少呢?最小剂量是多少呢?
这个数据也是明确的:
① 妊娠0-2周,致畸剂量的阈值是:50-100mSV(豪西弗),主要影响是胎儿死亡;
② 妊娠2-8周,致畸剂量的阈值是:200mSV(豪西弗),主要影响是先天畸形;
③ 妊娠8-15周,致畸剂量的阈值是:60-310mSV(豪西弗),主要影响是智力和畸形;
④ 妊娠16-25周,致畸剂量的阈值是:250-280mSV(豪西弗),主要影响是智力。
所以,你可以看到,所有胎龄里,最小的影响剂量阈值是:“50mSV(豪西弗)”。
换句话说:只要射线剂量别超过50mSV(豪西弗),就不会损伤。


医院的核医学检查射线量到底有多大?与50mSV这个值比呢?

显而易见的是,这些检查的辐射剂量,与前面说的50mSV(毫西弗)相比,低了太多。上图的辐射剂量是指做一次核素检查大约要受到的最大辐射剂量。
大家还要了解,放射性核素都是有半衰期的,核医学检查常用的放射性药物99mTc、18FDG 的半衰期仅为6.02h、108min。过了一天以后它对人体的辐射剂量更是微乎其微了,又怎么要去担心半年以内都不能要小孩呢?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是核医学检查的相对禁忌要求,但做了核医学检查并不是一定终止要妊娠,需要把握一个“度(阈值)”。
婴幼儿及儿童不是核医学检查的禁忌症。许多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或先天性尿路畸形,异位胃粘膜显像,消化道出血甚至儿童骨肿瘤的小儿患者能够通过积极的核医学检查及时查出病因,对临床帮助很大、价值有目共睹的。
核医学检查后,药物会经过快速衰变过程,对身体的辐射影响微乎其微。
如果做了核医学检查后不久,真的查出怀孕了,也不必紧张。在如今紧张的医疗环境下,建议多听一听熟悉放射剂量的专业人士以及产科医生的权威或专业意见。
当然,即便不做核素检查,也存在一定概率发生流产、畸形、各种遗传性疾病等不幸结果的哟。
“做了核医学检查,半年内不能要孩子”这类说法,是不科学的“无稽之谈”!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是核医学检查。如果经过长半衰期或体内滞留时间较长的“治疗用核素”,建议按照规范和标准做好一定的保护措施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