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谨防慢阻肺发作

发布日期:2008-11-21     点击数:

今天是第七个世界慢阻肺疾病日,医生特别提醒40岁以上久咳患者定期做肺功能检查。

咳嗽、咳痰,看似平常的举动如果发生在长期大量吸烟者身上,可要注意了。今天是第七个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简称慢阻肺,英文简称COPD),我市呼吸内科专家提醒说,冬季降温要重视慢阻肺发作,建议40岁以上久咳患者,尤其是老烟民,应定期做肺功能检查。

吸烟是罪魁祸首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就是过去常说的肺气肿、“老慢支”,是由于吸入香烟和其他有害气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每年因此致死人数近130万,死亡率达17.6%,已超过冠心病的15%,是我国城市居民的第四大死因,在农村则是首要死因。在厦门,吸烟是慢阻肺的病因之首。

今年才48岁的王先生是个老烟枪,走到哪儿都烟不离手,每天早晨起来都要咳嗽一阵,还经常咳痰。近一年来,他发现自己早上去晨练时呼吸有点困难,就连平时上个三楼都气喘吁吁,这才紧张就医,一检查,是慢阻肺,而且肺功能损伤已经超过了50%,医生告诉他:“你呀,是50岁的人,80岁的肺,赶紧戒烟吧!”

早期易被忽视

有些人不理解,慢阻肺并非不治之症,为什么死亡率如此之高呢?记者在采访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瞿跃进主任医师时,他指出,由于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一般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往往不被重视,但慢阻肺是一个进行性发展的疾病,不可逆转,因此等到出现气喘等明显症状,患者重视起来了,病情却已经发展到中重度程度,错过了治愈的最佳时期。

冬季容易发作

瞿跃进主任说,慢阻肺的表现是“咳、痰、喘、炎”,普通的感冒就会使患者肺部感染,造成并发症,比如呼吸衰竭。初冬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比较大,加上暖冬的气候条件,空气中的病菌增多,病原体增加,呼吸道也就容易遭到疾病的入侵,无疑使慢阻肺患者雪上加霜,诱发急性发作。因此,冬季要注意慢阻肺的发作,预防感冒和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一旦出现急性加重,如呼吸困难加重等,必须积极就医,积极治疗。

进入冬季,户外运动也有利于慢阻肺患者,但医生不提倡剧烈运动,腹式呼吸、步行以及打太极拳等比较适合。

另外,医生说,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早日发现,及早干预。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种:长期抽烟的人;有遗传病史的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人;长期在室内污染如农村地区烧柴火的人;从事的职业有气体污染环境的人等。目前已非常肯定的是,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病因,因此,戒烟是预防慢阻肺的主要方法。

【相关链接】

慢阻肺高危人群简易自测

回答以下问题将帮助你发现自己是否得了慢阻肺:1.你常咳嗽吗?2.你常咳出黏痰吗?3.你在进行爬楼梯、遛狗、逛街购物等日常活动时,是否比同年龄人更容易呼吸困难?4.你超过40岁吗?5.你吸烟或曾经吸烟吗?如果以上有三个回答为“是”,请向医生咨询是否可能患上慢阻肺并且去做一个简单的肺功能测试。 (转自11月19日《厦门日报》)

上一条:幼儿患遗传性近视要尽早戴眼镜矫正

下一条:手术室“青年文明号”服务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