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谢先生双侧腹股沟酸痛,就用缝衣针扎进皮肤里止痛,不料一疏忽,整根针扎进身体里,针头都不见了。谢先生换了多家医院仍取不出这根针,而且针还在体内“游走”。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检查发现,缝衣针如今跑进脏器很多的盆腔,危险性进一步扩大,医院正在想办法进一步救治。
今年40岁的谢先生是龙岩人,近几个月来,总觉得双侧腹股沟酸痛,由于平时忙于生意,也没到医院看病。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拿尖物在腹股沟的皮肤上扎一扎,酸痛感觉就会明显缓解。尝试几次之后,他干脆找来一根长约3厘米的缝衣针,斜插入皮肤下2厘米左右来止痛。
7日晚上,谢先生如往常一样坐着扎针,突然临时有事站起来,这一站可好,随着肌肉的运动,3厘米长的缝衣针整根钻进皮肤里,连针头也找不到。因为生意忙,加上身体也无不适,他就没在意。次日晚上,谢先生就感到针扎处剧烈疼痛,遂到附近小诊所求医。诊所医生建议手术取出来,但折腾半个多小时,就是找不到那根针。
谢先生又到当地一家医院。拍片后,医生发现针在腹股沟区的肌肉软组织内,确定位置后,医生延长了原来的切口,试图找到针并把它取出来,但又是无果。
9日凌晨2时左右,谢先生转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拍片显示,缝衣针较之上次拍片时,又往里“走动”了3~4厘米。
当日8时许,医生给病人做了急诊探查术,探查的深度为皮下6厘米,一样一无所获。经拍了X光定位,发现针又往深处移动了3厘米,已经到盆腔了。
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医生郑嘉欣说,盆腔的范围很广,器官很多,要精确定位针的位置有一定难度,如果继续深入探查,创伤会很大,所以手术只能先中止。为了防止针到处移动,医生找来一块直径10厘米的磁铁,绑在病人的切口上,暂时把针稳定住。
郑医生分析,缝衣针在谢先生体内有三种结果:第一,缝衣针稳定在目前的位置,被周围的组织包裹,最后形成异物结节,这种结果是最好的;第二,由于使用的是没有经过消毒处理的针,可能导致局部感染,最终扩散到全身;第三,针继续移动,扎到盆腔中的器官或者大血管,引起大出血,这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从病人的症状判断,郑医生认为,谢先生腹股沟酸痛很可能是前列腺炎在作怪,症状是尿频、尿急、双侧腹股沟酸痛,这种酸痛是炎症刺激内部神经引起的神经疼痛。谢先生拿针扎止痛,其实只是把神经痛转移到皮肤上,他误以为疼痛消失。提醒患者,有病求医,别搞这样的危险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