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一个多礼拜排不出大便,没想到竟是结肠长了肿瘤堵死肠管。近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冒着极大风险为老人成功实施了手术,帮他恢复正常通便。
老人今年已97岁,生活却还能自理,身体素健。三月初发生了一件让他痛不欲生的事情。一个多礼拜的时间,老人根本排不出大便,尽管吃的越来越少,肚子却还是一天天鼓起来,胀得难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随后老人在外院治疗了三天,病情并无好转。经过详细检查,原来老人乙状结肠长了腺癌,把肠腔完全堵死了,就连肠镜都无法通过,怪不得老人无法排便。由于老人年纪大,又有肺部感染,手术的风险极高,该院建议老人转院治疗。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李业华副主任医师介绍,乙状结肠腺癌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案。老人刚转来的时候,很不乐观,肺部感染、肚子肿胀,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不适合马上手术。经过九天的保守治疗,积存在体内的大便排出了部分,老人肚子也没那么胀了。
李业华说,要给年纪这么大老人动手术,风险很高,我们还是比较谨慎,预备了两套方案。比较简单的是,做个造瘘口,把大便直接引到外面,但是护理起来不方便;还有就是切除肿瘤,再把上下段肠管接起来,排便还跟以前一样,但是风险就大很多,怕老人承受不了。
手术中,医生发现老人状态不错,前期的保守治疗效果很好,经家属同意,医生选择了第二种方案。手术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切除了一段近20公分的乙状结肠,同时把两端吻合上。可喜的是,术后老人恢复良好,没有出现大的并发症,也能自主排便了。
李主任提醒,有乙状结肠腺癌家族史的市民,或者大便习惯突然改变,如便血,次数增加,反复不好,症状越来越重者,还有长期便秘的病人都要警惕乙状结肠腺癌,最好能定期做电子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