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外科 沈良盛
从事护理工作近二十年,从粉面熬到黄脸,从未改变的是点亮别人心灯的信念。信念能鼓起人生活的勇气,能使人在遭遇不幸时保持崇高心灵。
那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当时在急诊科工作。急诊是临床第一线,每天都是繁忙、紧张的,大量的输液工作和紧张的抢救。接到120急救中心电话通知,有一批食物中毒伤员正送往我院,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准备抢救药品,调试抢救设备……一切救治工作准备就绪,迎接救护车“滴嘟滴嘟”而来。救护车陆续抵达,送来四、五个病员,因为呕吐、腹泻和痛苦挣扎,病员或呻吟或面部扭曲变形。在马护士长的指挥下,我们开展了紧张有序的抢救工作,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心电监护,插入胃管进行洗胃……我们凭着够硬的护理技术和精心的护理,使病员转危为安,患者及家属感激我们的救命之恩。护士是医院技术中重要力量,护理人员在医院技术人员中占的比例最大,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与病人接触时间最长,我们护理群体自身相对独立和特殊,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我们的重要性,说明了我们的护理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我认为这就是我们护理有“方”,即够硬的护理技术。
我工作的第三年至今,一直在乳腺外科工作,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多为焦虑和抑郁。我的病人周老师是位大学讲师,曾经在北京任教,为方便家人照顾,她返回厦门治疗。周老师不幸患上乳腺癌,术前、术中、术后都在流泪,尽管我不间断地给其心理护理,她依然郁郁寡欢。在我值夜班的深夜12点,她来护理站找我,我请她坐下诉说自己的经历。当她说到自己活检病理确诊恶性肿瘤时,悲伤通过眼睛无可抑制地顺流成河。周老师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我给她倒了一杯水,递面巾纸,紧紧握着她的手,另一只手抚着她的肩膀,等她哭声转弱,安抚她得了乳腺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我介绍了几例带癌成功生存了十多年的护理界前辈和我的朋友,鼓励她配合医生接下来的化疗、放疗等等,告诉她放、化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她已经认识了乳腺癌,加上我给予的健康宣教和心理安慰,她眼泪擦干了,眼睛点亮了,眼神充满求知和渴望地看着我,我知道这是她对未来战胜疾病重新燃起了希望的表现。这一谈心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我提醒周老师该休息了,我将要去巡视病房,当我巡视完再回到护理站的时候,她已经拿着两个苹果在等我,我没有拒绝她的馈赠,收下一颗红彤彤的苹果,并借苹果祝福周老师:苹果乃“平”安之果,您一个我一个,我们都平平安安,祝您早日康复、快乐幸福。周老师眼泪又下来了,我拥抱了她,轻拍她的背部,低声附在她耳边说:“周老师,您该休息了,请不用担心,有我们在呢。”周老师用力点点头,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面带微笑。我想这就是我们护理的“圆”,也让我想起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的: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关怀。
护理工作是一门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很强的专业,我们保护人民健康、预防疾病、护理病人、恢复健康、救死扶伤。我们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为医患之间建立起和谐的桥梁。在护士姐妹们节日来临之际,撰文共庆,并借此感恩生命,感恩人间五月天,借冰心赠葛洛的一首诗中说的“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来抒发我这个护理人的情怀。时值新冠疫情当下,我这一身荆棘热吻过的盛世白衣,在方与圆之间忙碌穿梭,壮哉、美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