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骨骼大未来”暑期护骨行动为童年撑起保护伞
引言
暑期,是孩子们尽情释放活力、探索世界的欢乐时光,却也是小儿骨科疾病的高发期。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在这个季节里,参加各种户外活动、运动项目的频率大幅增加,意外受伤的风险也随之上升。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骨科作为保障儿童骨骼健康的重要科室,在暑期面临着更为繁重的护理任务。本文将介绍我院小儿骨科在暑假期间的护理动态,展现医护团队为守护孩子们骨骼健康所付出的努力。
(一)暑期小儿骨科患者特点
1.急诊受伤类型多样
暑期小儿骨科最常见的受伤类型包括各种骨折、关节脱位和软组织损伤等。孩子们在进行骑自行车、滑轮滑、踢足球等运动时,由于平衡能力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加上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容易发生摔倒、碰撞等情况,导致骨折尤其是上肢骨折较为常见,如肱骨髁上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此外,在玩耍过程中,手臂或腿部被门柱或是机器卡住、从高处坠落等也可能造成严重的骨折和关节损伤。
图1 被门柱夹伤的患儿

图2 桡骨远端骨折的患儿图

3 肱骨骨折的患儿

图4 创伤狐菌的患儿

2.患者数量激增
随着学校放假,孩子们有了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我院小儿骨科的门诊量和住院量在暑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与平时相比,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高肩胛、儿童脊柱侧弯等各种畸形的患儿利用暑期时间长到医院治疗,因此,患者数量增加数倍,这给医院的护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医护人员需要更加高效地安排就诊、检查和治疗护理流程,确保每一位患儿都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护理。
图5 脊柱侧弯的患儿

图6 高肩胛的患儿

图7 并指畸形

图8 多趾畸形

(二)暑期特色护理服务
1.优化就诊流程,缩短等待时间
为了应对暑期患者数量的大幅增加,我院小儿骨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优化就诊流程。在医院入口处设置专门的导诊台,有经验丰富的护士为患儿和家长提供指引,帮助他们快速完成挂号、分诊等手续。同时,配合医院开通增加周末门诊,适当延长门诊时间,确保患儿能够及时看到医生。此外,科室门诊诊室增加刷脸、电子医保结算一体机信息化就诊系统,实现诊间结算、检查报告的快速传输和共享,减少了患儿和家长在不同科室之间的奔波,大大缩短了就诊等待时间。
2.日间手术,高效运转,缩短住院时间
暑期是儿童日间手术的高峰期,小儿骨科日间手术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医疗模式,通过整合术前评估、术中管理、术后护理及延续性关怀,形成了具有儿童骨科特色的全流程护理体系。科室护理团队配合我院推行日间手术“预住院”模式,患儿术前检查、麻醉评估等环节在门诊完成,手术当天入院、术后观察数小时即可出院,住院时间缩短至24小时内。
3.开展个性化康复护理
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受伤部位的患儿,小儿骨科的护理团队依据病种以及患儿个性化特点联动患儿家庭,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为儿童骨科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对于骨折患儿,在手术或保守治疗后的康复期,护士会指导家长和患儿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促进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同时,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方案,确保康复效果。对于关节脱位的患儿,在复位后采用支具固定,护士会教给家长如何观察患儿的肢体感觉和运动情况,以及如何进行日常护理,防止再次脱位。

图9 使用支具活动指导
图10 脊柱侧弯术后活动指导
4.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安全意识
暑期是预防小儿骨科疾病的关键时期,小儿骨科的护理团队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提高患儿和家长的安全意识。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在病房走廊设置疾病扫码宣传栏等方式,向患儿和家长普及儿童骨骼发育知识、常见骨科疾病的预防方法和意外伤害的急救措施。如,教导孩子和家长如何应对骨折?石膏/支具应用护理事项,减少二次伤害,并告知家长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保护装备,头盔、护膝、护肘等,以减少康复运动损伤的发生;提醒孩子在玩耍时要注意安全,避免从高处跳下、攀爬危险物品等行为。
5.人文关怀:从治疗到心灵的温暖守护
在小儿骨科病房,医疗技术与人情味并重。医护人员深知,孩子对手术的恐惧往往超过疼痛本身。因此,术前沟通时,医生会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解释手术过程,甚至通过玩具模型演示,减轻孩子的焦虑;术后,护士会教家长一些简单的手臂活动动作,如小幅度的屈伸训练,并鼓励孩子用画笔记录康复日记,将治疗过程转化为一场场“闯关游戏”。

图11 患儿术后医护一体化查房
图12 患儿术后护理查房指导
(三)护理工作中的挑战与应对
1.患儿配合度低
由于儿童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对医院的环境和治疗过程容易产生恐惧和抗拒心理,导致护理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阻碍。例如,在进行换药、打针等操作时,患儿可能会哭闹、挣扎,增加了护理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护士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哄劝患儿,如,给患儿讲故事、播放动画片、奖励小贴纸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学龄期孩子引导看书、做作业缓解疼痛等方式。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指导家长在护理过程中如何配合医护人员,共同安抚患儿。
2.家长焦虑情绪严重
孩子受伤后,家长往往会非常焦虑和担心,对治疗和护理过程存在诸多疑问和担忧。护士们会关注家长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主动与家长沟通,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详细介绍患儿的病情、治疗方案和护理中的注意事项,让家长了解整个治疗过程,增强他们的信心,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情绪,共同为患儿的康复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护理成效与展望
1.护理成效显著
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小儿骨科在暑期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成效。患儿的康复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大幅提高。患儿出院后,护士定期进行随访和康复指导,确保了康复效果的持续性。
2.展望未来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儿童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小儿骨科的护理工作也将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小儿骨科将进一步加强护理团队的建设,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引进更加先进的护理技术和设备,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同时,继续加强健康宣教工作,提高全社会对儿童骨科疾病的认知和预防能力,减少小儿骨科意外疾病的发生,让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结语
暑期的小儿骨科,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地方。在这里,医护团队用他们的爱心、耐心和专业知识,为每一位受伤的患儿撑起了一片健康的天空。通过不断优化护理服务、应对各种挑战,小儿骨科在暑期为孩子们的骨骼健康保驾护航。相信在未来,小儿骨科的护理工作将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更多的孩子及其家庭带来健康和幸福。